鸬鹚大部队来了
高宝邵伯湖是淮河入江的重要水道,也是扬州最大的自然湿地。近年来,全湖封湖禁渔以及水草治理,水质良好,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有大量的候鸟来到这里越冬。近日,扬州鸟友在邵伯湖上拍摄到大群普通鸬鹚。
大群鸬鹚飞跃邵伯湖
几天前,在邵伯湖畔拍摄鸟类的摄影艺术家丁春晴,与多批普通鸬鹚“偶遇”。
“一批一批的,前后飞过了3批,每批都有数十只,三批加起来估计有200多只。”丁春晴说,其中一批鸬鹚在飞行时,排成了“人”字形。
大雁一会飞成“一”字形,一会飞成“人”字形,这是人们熟悉的景象。其实,在迁飞时,很多候鸟都会排成类似的队伍。这样的飞行模式,可让鸟儿们节省体力。春晴说,从飞行方向来看,这些普通鸬鹚都是向南飞,应该属于迁徙过境。
实际上,秋冬季节的扬州,尤其是大水面的高宝邵伯湖,常年都有普通鸬鹚在这里越冬。去年冬天,数以千计的普通鸬鹚在湖区越冬,大量捕食围网养殖区域的鱼儿。在登月湖、长江边,也有普通鸬鹚的身影。这也说明,良好的生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鸬鹚来到扬州。
鸬鹚是这样捕鱼的
普通鸬鹚在湖区是常见越冬鸟类,渔民们通常称之为“水老鸦”,因为它们会潜水捕鱼,而一身羽毛又都是像乌鸦一般的黑色。当然,也有渔民把鸬鹚称为“鱼鹰”。虽然现在鸬鹚驯养人少了,但在扬州邗江、高邮和宝应等地,依然有以鸬鹚捕鱼为生的渔民。
八里的李小平就是其中一位。眼下气温降低,正是鸬鹚捕鱼的季节,他每天都会带上10多只鸬鹚去捕鱼。渔获里,大多是鲫鱼、鲤鱼,而昂刺鱼、鳜鱼等比较高档的鱼明显要比往年少。
扬州人驯养的鸬鹚,曾闻名全国。鸬鹚捕鱼主要是潜水捕鱼,看见鱼的影子,它们立刻潜下水,追着鱼游,一旦鱼儿被带钩的嘴咬住,就很难逃脱了。
普通鸬鹚是潜水的高手,它们可潜到水下35米左右的深度,但通常它们更喜欢在水深4米左右的范围内捕鱼。在水中,鸬鹚靠视觉捕鱼,可谓是鸟中的“浪里黑条”。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