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加快推进“吨粮田”建设,以强基础、提产能、促增收为目标,持续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突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强化耕地质量提升,创新建设管理方式,释放项目建成效益,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市获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1个,涉及7个县区、53个镇街,将新建高标准农田59.1万亩,总量达56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80%以上,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
规划引领 科学推进
淮安市通过科学施策、综合治理,精心打造“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为构建上下衔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我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纳入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系列,并经市政府批复实施,为今后一个时期系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县区结合各地实际同步编制县级规划,深入分析“上图入库”现状和镇街建设需求,围绕市、县(区)重点区域布局,明确项目建设任务和建设时序,实现基础设施配套与区域主导产业有效衔接。同时,将全市分为徐淮、里下河、丘陵三大农区,科学分析区域现状,细化分区建设重点和建设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在继续做好绿化林网种植基础上,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全市探索开展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7个,洪泽区、涟水县、金湖县、盱眙县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试点4个,金湖县、盱眙县开展新增有效耕地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试点5个,通过科学施策、综合治理,精心打造“田成方、树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规模连片 打造精品
我市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再配套”建设机制,鼓励县区新成立或依托现有农业平台公司,联合项目镇街先行组织推动项目区土地流转,由村集体、农业公司、家庭农场、大户等按单体规模不超过1000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有序引导,力争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区内项目土地流转率提升至90%以上,其他项目区提升至85%,农民土地流转后持“地票”合法取得租金收入。土地流转完成后,结合村庄撤并、公共空间治理腾退出来的土地适时组织平整,填平废沟呆塘,打破原有田埂、废弃道路体系,实施“小田并大田”,为项目整体规划建设创造条件,流转及平整溢出土地划归村集体统筹经营,增加村集体收益。
建管并重 立足长远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为此,我市印发《淮安市农田基础设施工程管护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做好全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等占用高标准农田补建工作的通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保护与管护。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上图入库”管理,同时指导县区建立健全“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受益者参与”的工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建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和标准,确保项目功能长久稳定发挥。在此基础上,优化调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种植业结构,以建成项目为载体,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在项目区推广运用先进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提高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精准生产,科学解决农田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提升项目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