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真情守望,他是丹顶鹤南迁故乡的“绿色卫士”

2022年11月11日 11:40:3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边会活动——全球滨海论坛研讨会近日举行。而在江苏的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期也迎来了候鸟迁徙高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约五分之四以上的野生丹顶鹤在保护区内越冬,这里因此成为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南迁越冬的第二故乡。今天,我们走近一位为丹顶鹤越冬、繁衍保驾护航的湿地老兵。

  25年守望,这里成为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一大早,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科科长李春荣,就带着同事们在保护区内忙碌起来。“这个区域里面有没有看到丹顶鹤啊?”“盐蒿滩那一段,发现了四只丹顶鹤,还有100多只灰鹤在那里。现在灰鹤、白鹭,还有野鸭子,这些鸟特别多……”

巡护监测,是李春荣和同事们的日常

  每年秋冬季,候鸟南飞,保护区都会迎来成群的候鸟。在这些候鸟中,濒危物种野生丹顶鹤的身影格外珍贵。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约五分之四以上、大概1000只野生丹顶鹤在这里越冬;成为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南迁越冬的第二故乡。而1974年出生的李春荣,从大学毕业后就扎根在此,25个春秋洗礼,如今的他已是一名湿地老兵:“我家就在这个保护区的附近,大学的时候我读畜牧专业,毕业之前学校把我分配到保护区实习,机缘巧合就跟丹顶鹤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刚来保护区上班的时候,就参加了一个在越冬季建立不迁徙种群的项目研究,从事丹顶鹤的抚育工作。从孵化到育雏,到它翱翔天空,看到小鹤一点一滴成长起来,心里既开心又有成就感,我感觉就像小鹤的爸爸妈妈一样在抚育它们。”

  建立保护区,点滴变化开始发生

  丹顶鹤,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边滩涂等地带。而面对南黄海、背靠苏北平原的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丹顶鹤自在栖居的天然场所。而之所以当年李春荣初到保护区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人工繁育丹顶鹤,恐怕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由于偷猎、捕食野味等行为,南迁丹顶鹤在保护区所在的黄海湿地越冬生存面临严重危机。1983年,江苏省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成立,但李春荣说,当时的人们还不太能充分理解这其中的重要性:“靠海吃海,村民就是靠这个,到滩涂上采补资源。而形成保护区,特别核心区、缓冲区禁止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禁止捕捞,土地又很有限,所以难免对保护区抵触。”

丹顶鹤在保护区核心区觅食

  李春荣深知,只有保护做得好,让这片湿地逐步转化为让百姓得实惠、可享受的家园,才能让这份理解真正融入人们心间。为了划定保护区范围,第一代保护区人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走遍了滩涂的每一寸土地,经过实地勘察、科学论证,确定了保护区界限。

  前人的努力,让李春荣不敢辜负,他回忆,为了保证滩涂沼泽的原生态,他们宁可沿着坑坑洼洼的海堤公路在颠簸中前行,也不愿为了舒适的行车条件而修筑水泥路面:“1998年我刚到保护区时,是拖拉机把我送到这个工作地点的。道路就是我们现在走的那条海堤公路,那时坑坑洼洼的。保护区371万亩、核心区34万亩、缓冲区85万亩、实验区252万亩,这么大的区域,一个部门有一辆摩托车,只能两个人开展巡护,而其他人巡护,像在核心区、部分缓冲区,都是靠步行进入开展巡护监测工作。”

  科学管护、系统治理,第一次发现“万鸟归巢”

  保护区发展到现在,已设立4个管理站,执法车、无人机、巡护执法船、高清视频摄像头全覆盖,还和国家卫星遥感部门进行对接,使违法行为一目了然。这段时间,李春荣和同事们又加大了巡护频次,时刻关注着湿地内水位的变化。

  今年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生态补水、水系疏通、生物链构建等方面都是李春荣格外挂心的细节,因为,这些都是来此越冬的丹顶鹤及其它候鸟,吃得饱、住得好的关键。李春荣说:“这片菖蒲长得太密,是对鸟类栖息空间严重的侵占,所以我们要对菖蒲开展清除工作。后期我们还要准备一些饵料,特别是小鱼,投放到湿地里面。”

多种珍稀鸟类在保护区自由翱翔

  为进一步准确掌握鸟类特别是迁徙鸟类的组成、分布、数量及其栖息地的选择、迁徙规律,保护区的科研团队在今年9月份还进行了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秋季水鸟调查工作,共记录到水鸟69种,第一次发现“万鸟归巢”:“有上万只鸬鹚停留在周边林子里面,那个壮观!我们刚开始没注意,到跟前仔细一看,发现鸬鹚密密麻麻,过了几天一看,树都变成白色的,就像披了雪一样,其实都是它的粪便。从来没看到过这种场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才越来越多,是我们的保护起了成效了。”

  打造人口稠密区生态环境治理范本

  保护起了成效,李春荣和同事们还不满足。分级管理、农旅结合、生态补偿……更多能让当地百姓从保护区的发展中实实在在得实惠的举措,也陆续出台。李春荣说,保护区优化调整,从核心区调进试验区的目的就是开展生态旅游,解决周边居民的用工:“周围种植的菊花、养殖的螃蟹都可以作为土特产来销售。同时帮助他们打造品牌,还有几个国际品牌。在保护区范围内打造生态品牌,虽说量可能减少了,但是价格就提升了。”

落日余晖下,丹顶鹤翩翩起舞

  湿地要保护,社区要发展,这两者并不是一个矛盾体。如何在人口稠密的长三角地区,打造生态环境治理范本,也是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陈志洲经常思考的问题:“自然保护区并不排除人的参与,在缓冲区和试验区,我们分类型对于居民原来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予保留。我们要通过保护绿水青山,使周边的社区成为获益的金山银山,这才是双方有益的互动。”

  世界自然遗产地,它名副其实

  “绿色卫士”,他实至名归

  从1983年,建立最初的省级保护区,到2002年被列入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再到2019年,依托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等优势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李春荣说,多年的发展,不仅让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鸟归巢”,也极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水平。最初的不解和抵触早已烟消云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今天这里的人们最美的期待。

  李春荣说:“像这一块在以前都是鱼塘,人类的活动非常多,相对来说鸟比较少。后来我们保护区把这一块收回来,通过生态改造、生态修复,可以看到东方白鹳、白琵鹭、白鹭,那边野鸭子、白骨顶,数量非常多的,现在这一块5000亩,是鸟类的天堂。”

丹顶鹤在保护区核心区漫步

  据统计,如今,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候鸟418种,国家重点野生动物129种,区内有17个物种被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李春荣,也凭借多年的保护区工作成绩,收获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绿色卫士”奖。他说,保护野生丹顶鹤、野生动物种群及其赖以生存的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始终是保护区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目标。

  (总台中国之声/王泽华 江苏新闻广播/朱萍 李秋雨 盐城台/葛成铁 陈琳 陈华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