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率先报道南京大屠杀,为公平正义鼓与呼

2022年11月17日 15:52:00 |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他从战火中走来,曾穿过敌人封锁线,躲过炮火袭击;他是抗战胜利后国内首批报道南京大屠杀的记者之一,率先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他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撰写了长篇巨著《战争和人》三部曲……

  他叫王火,原名王洪溥,江苏南通籍作家,如今已百岁高龄。近日,小编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到了王火的联系方式。他在电话里回忆往昔,并勉励小编为传播历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战争,贯穿了他的成长年月

  9月30日下午,小编首次拨通了王火四川家中的电话,得知是纪念馆打来的,王火喜出望外。忆起往昔,这位百岁老人侃侃而谈,“我是抗战胜利后国内首批报道南京大屠杀的记者之一,把历史写出来,我就觉得对得起历史了。”他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语气中充满了骄傲。

  即便没有亲眼见到王火,但通过交流,他的形象跃现眼前:一头鹤发,谈笑风生,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如今的王火生活幸福,而战争,贯穿了他的成长年月。

  “我1924年出生于上海,6岁时跟随父母来到南京,在南京生活了很多年。1937年我读初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躲避战火,我跟随家人辗转安徽、湖北,最终来到香港。”电话中,王火详细地回忆了年少时期的经历。

  1942年,怀着满腔抗日热情,18岁的王火冲破封锁,只身前往西南求学。一路颠沛流离,他先坐火车到南京、合肥,之后因战火阻隔,爬山越岭,乘船渡水,经河南、陕西到达重庆江津。

  后来,他以全国第七名的优异成绩一举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复旦,他梦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渴望像良师萧乾一样,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战火纷飞中,铭记历史与勇士。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就用“王火”、“王洪溥”、“王公亮”等多个名字,在报纸上发表新闻特稿。王火这个笔名也是他自己起的,源自高尔基的一句话——“用火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火’字简单,是红颜色的,红颜色的又可以烧毁旧世界。就取名为王火。我觉得这个笔名好。”

  旁听审判,国内首次报道南京大屠杀

  1946年,22岁的王火还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大三,当时他已经作为特派记者,同时为重庆《时事新报》、上海《现实》杂志等报刊写稿。那年2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王研石教授给了王火一份工作——以上海、南京特派员的名义,前往南京采访日本战犯的审判过程。

  年轻的王火十分热血,一心想要为公平正义鼓与呼。他的机会来了,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自己的新闻理想,他立刻赶赴南京。

  “一到南京,我惊愕不已,这和印象中的南京完全不同。在我的记忆里,南京大街上熙熙攘攘,而在1946年大白天,南京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象,战争给南京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王火回忆道。

  在南京湿冷的冬天,王火一边对南京大屠杀作研究,一边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还观看了遇难者丛葬地发掘过程。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谷寿夫时,王火就在法庭旁听。那天,有不少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出庭作证。“一位满脸刀伤的少妇,用围巾半遮着自己的脸,在丈夫的陪同下走进法庭,对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罪行作证,她就是李秀英。”王火说。

  “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站出来。李秀英能主动出庭作证,引起了我的注意。庭后,我主动约访李秀英。”随后,王火在上海的《大公报》和重庆的《时事新报》上,以笔名“王公亮”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受审详记》、《被污辱与被损害的——记南京大屠杀时的三位死里逃生者》等一批长篇通讯。

王火报道的南京大屠杀稿件剪报

  《被污辱与被损害的——记南京大屠杀时的三位死里逃生者》报道了李秀英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不幸遭遇,这篇报道一经发表,轰动一时。这篇报道也实现了王火为公平正义鼓与呼的新闻理想。

  1949年,王火获得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深造的全额奖学金,但他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当时新中国即将成立,我想要留下来与大家一起见证、一起建设新中国,我不愿错过这么一个机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王火正在上海市总工会三楼的文教部办公室里收听实况广播,当听到毛主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声音时,见证过战争与同胞苦难的他,心中的激动已无法用言语表达。

  “每年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都会想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想起过去在南京采访的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王火说。

  以幸存者为原型,塑造宁死不屈的妇女形象

  时隔多年,提及李秀英这个人物,王火依然充满敬佩,“她是个了不起的女英雄,我是第一个采访报道她的记者。我采访她的时候,她就像《夜半歌声》里的那个脸......这么一位女性宁可死也不被侮辱。有人说南京人民不反抗,但是据我所采访的这些人得知,南京人绝对不是孬种的。”

这位反抗日本兵的女子名叫李秀英,图为她被送到鼓楼医院救治时的照片(采自《拉贝日记》)

  后来,王火创作了抗战三部曲《战争和人》,其中塑造的在南京大屠杀中宁死不屈的妇女形象庄嫂,其原型就是李秀英。“我在书中描写了庄嫂在南京大屠杀中那惊心动魄的遭遇,基本也是通过对李秀英采访获得的印象而写成的。”王火说。

  李秀英也没有忘记那次的采访经历。1990年,王火来到南京,“当时纪念馆工作人员曾对我说,李秀英老人一直记得当年有一位年轻的记者采访过她,并且还写了文章。我本想去看望她,叙叙旧,但因当时要匆匆去沪治病,未能如愿,至今遗憾。”

  李秀英老人于2004年12月4日病逝,王火的遗憾成为永久。

  以笔为戎,“战争”成为他作品的母题

  11月11日上午,小编再次与王火及其女儿王凌取得了联系。王凌说:“我父亲常常说起在抗战胜利后在南京采访的经历,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的确,这些不平凡的采访经历,激起了王火记录历史的念头,也在他的心中植下了书写抗战文学的种子。在此后几十年的人生岁月里,王火以笔为荣,“战争”成为他作品的母题。

  据王火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王火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战争和人》的前身《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不料,所有书稿不幸付之一炬。70年代末,王火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来信,出版社鼓励他重新把这部小说写出来。经过慎重考虑,再加上他对该部小说难以割舍的感情,他决定重新创作这部长篇小说。

  然而,写成此书并非一帆风顺。在写作过程中,一次致命的意外差点让这部巨著付诸东流。1985年,王火为救一个掉进深沟里的小女孩,他的头部撞到一根钢管,左眼视网膜受了伤。经过治疗、休养,颅内出血与脑震荡治好了,但后来因编辑工作和写作过度劳累,左眼伤疤破裂,视网膜脱落,终至失明。

  “我的一只眼睛虽然失明了,但我仍然要把我能看见的有限的光明和温暖,通过文字带给更多人。”王火心中那颗文学创作的火种不灭,他在左眼失明的情况下,陆续完成了《战争和人》第二部和第三部,书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展现了抗日战争广阔悲壮的历史画面。这部史诗性的作品于1997年全票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王火说:“如果没有真实的经历,肯定写不出这部作品。”的确,他过往的见闻、经历都成为了他小说创作的素材。他把亲历艰苦卓绝革命岁月的经历,以及亲见、亲闻、亲历的人和事汇聚成文字,一批作品讴歌了中华儿女在战火硝烟中的英雄之光。

  1995年,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中国作家协会向包括王火在内的337名参加抗日战争老作家颁发了纪念铭牌,上面镌刻着8个大字:“以笔为枪,投身抗战”。

  “我是一个爱国爱党的人,中国要强盛起来不受侵略。我这一生写过几十本书,始终在为反侵略而努力。”王火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