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五一协同”实践范式 打造劳动教育的“常州样板”

2022年11月18日 14:56:2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教育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究竟怎么上?11月中旬,江苏省教育厅在常州举行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现场考察暨劳动教育立法调研会。常州是全国唯一的劳动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实验区,通过创建“五一协同”实践范式,打造劳动教育的“常州样板”。

  学校到基地 开展沉浸式劳动教育

  在常州市武进区太湖湾教育大营地耕读大学堂,金灿灿的稻田里,一群小学生正在忙着收割水稻。说起用镰刀割水稻的技巧,他们可是头头是道。

  “要抓着稻谷的中间,这样割的时候,它就会下来得快一点。然后在摆放稻谷的时候,要把它们抓在一起,并拢以后放下去不能让它们散开来,每一把都要稍微交叉一点,这样才是稻谷割完以后摆放的方法。”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小学学生蒋晨希说。

  早稻田、耕读场、厨荷园、菜园社……在占地2000多亩的耕读大学堂,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方方面面。常州市武进区每所小学每个月都要安排半天时间,在这里开展沉浸式农业劳动体验学习。教育大营地还建有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拥有23个实践工坊,开设木工、烘焙、3D打印等17门课程,可以同时容纳1400名学生。 

  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国唯一的劳动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实验区,常州市已建成98个劳动基地,包括工、农业生产劳动、职业体验探索、技术体验应用等类型,全市中小学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基地。其中,初高中学生要完成两次,每次两天的劳动实践学习,截至2022年11月,已有12万名中学生完成了基地劳动学习。

  全员覆盖 系统化建设课程与评价体系

  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建设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评价标准。在常州市荆川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入校,就要学习整理书包、叠衣服,这也是他们的第一堂劳动教育必修课。

  “妈妈觉得我很棒,一下子就学会了叠衣服!”荆川小学一年级学生汪琦自豪地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80%的学生都能够达到自己整理书包,而且能够帮助小朋友们一起整理书包。”荆川小学一年级教师蒋薇说。

  荆川小学校长曹月红介绍,随着年龄增长,劳动课程的内容也由浅入深。荆川小学还为一到六年级的孩子设立了一份家庭劳动清单,让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技能进行评价。“家长们对于孩子们在家里的劳动进行评价、打卡,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

  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常州市研究编制了基于课标的市域劳动教育指南,小学侧重“动手+动脑”的体验式劳动,初中侧重“做中学+学中研”的项目化劳动,高中侧重“多学科参与+多层次探究”的创造性劳动。在常州市第一中学,学校设立了一块智慧农场,同学们不仅要亲手种植蔬菜,还要对发现的问题开展研究。

  “比如说土壤改良问题、水质的改良问题等等,形成问题之后来进行研究。在我们的实验室、创客中心,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些项目研究,然后来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州一中校长殷群说。

  为保证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常州市研发了以素养为导向的全链条评价体系,开发“享去”劳动教育APP电子评价平台,依托基地地图进行劳动打卡,目前已有12万中小学生使用。开展基地星级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地方教育督导和综合考核体系,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常州市钟楼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金松武透露,2022年上半年,钟楼区学生的一学期素质报告单中,已经有了对劳动素养的评估,“但是还不够,我们正在研究,准备把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改革,放到整体的素质评价改革当中去。”

  “五一协同” 率先启动劳动教育地方立法

  经过多年探索,常州创建了“五一协同”劳动教育实践范式,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劳动经历”为一个核心理念,开发一门“学校-基地-家庭”劳动大课程,凝练一种“做-研-创”劳动教学新样态,研发一组素养导向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全方位保障支持系统。其中,支持系统要形成“行政、教研、基地、学校、家庭”五力联动机制,率先启动劳动教育地方立法。据介绍,《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已纳入常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正式立法项目。

  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常州市教育局局长完利梅表示:“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出一套样本,或者说范式、经验,能够向全省和全国推广,这也是作为实验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认为:“把课标落细落实,从课程的研制、师资队伍和评价等多方面,在推动落地见效,尤其是常州作为先行先试,把劳动教育纳入到地方立法这样一种探索,我们觉得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

  (江苏教育频道/王莉莉 赵英雷 马征 编辑/徐玮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