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新名片 苏州交响乐团迎来建团六周年

2022年11月19日 14:13:1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成立于2016年的苏州交响乐团(以下简称“苏交”)由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平均年龄34岁的优秀乐手组成,硕士及以上学历超过75%。11月18日,在乐团音乐总监陈燮阳执棒的普罗科菲耶夫交响音乐会的乐声中,这支朝气蓬勃的职业乐团在11月18日迎来了六周岁生日。8个月完成建团,半年后启动国际巡演,不到一岁半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不到两岁开创国内交响乐团举办专业作曲比赛的先河,不到两岁半在联合国总部奏响中国农历新年音乐会……一系列的创举和成绩,让苏交在业内声名鹊起,也成为苏州城市和江南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精致融合,让江南文化闪耀国际舞台

  2019年初,应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邀请,成立不到两年半的苏州交响乐团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演出,这是联合国首次在新春举办音乐会。时任中国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马朝旭先生评价,“苏州交响乐团虽年轻,却可以说是苏州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它是一个由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乐手组成的小联合国,带来的精彩演出包含中国经典作品与西方古典音乐,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与自信。”

  “演出当天,80几个国家的大使远道而来,对我们的演奏给予高度评价。演出现场,‘你好苏州’的中文字眼随处可见,充满地域特色。”时隔三年,苏州交响乐团团长陈光宪依然对这次演出经历印象深刻。

  法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奥地利……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通过一次次走出去,苏交不断用音乐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国际性、包容性和苏州城市的无限魅力。

  关于这支乐团该如何定位,陈光宪其实一直在思考。直到2018年苏交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进行首次亚洲巡演,他在台下听着乐团在首席指挥许忠的执棒下演奏德彪西的《大海》,突然意识到,苏交本身的小三管编制演绎大部头作品难有优势,但可以朝着“小巧精致”的方向发展,将来自苏州的美带向世界,“苏交应该走一条‘精致’的演出路线,就像苏州这座城市一样。”

  除了持续的巡演,苏交从成立伊始,就筹划举办引人注目的国际活动,2018年,首次举办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就收到了来自六大洲、三十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部作品,开启了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新篇章。去年的第二届金鸡湖作曲比赛、第二届金鸡湖钢琴比赛,继续深入探索交响乐与精致的江南文化之间的“古今融合”“美美与共”。陈光宪认为,金鸡湖作曲比赛让全球作曲家围绕“江南文化”进行创作,既能让作品更好地反映江南地区的人文景观,同时还能让交响乐吸收江南文化中特有的节奏、旋律、曲调等,在增进全球作曲家对江南文化了解的同时,还有机会带着这些“中西交融”的优秀品去世界巡演。“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江南视角、江南口吻去谱写其他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讲好城市故事,弘扬时代旋律。”

  守正创新,打造文艺院团发展的“苏州模式”

  当交响乐遇见昆曲,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2022年7月9日,《牡丹亭》昆曲与竖琴五重奏音乐会在苏州金鸡湖音乐厅上演。600余年的昆曲,400余年的《牡丹亭》,200余年的交响乐,室内乐的精致隽永与昆曲的典雅唯美相得益彰,竖琴五重奏的独特形式与《牡丹亭》的当代魅力相映成趣,如同苏式双面绣,一面西方艺术,一面非遗文化,别有一番言说意趣。

  这是被誉为苏州文艺界“新三朵金花”之一的苏州交响乐团与“三朵金花”之一的苏州昆剧院首次合作,也是国内乐团首次将昆曲与竖琴、弦乐四重奏结合,探寻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室内乐的“共鸣”。 “我们中国的交响乐要在世界交响乐之林有一席之地,就必定要有中国的特色。昆曲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希望通过和这些剧种、音乐结合,把苏州元素放到交响乐中来。”陈光宪在介绍这场跨界演出的创意来源时说。

  成长在苏州这座国际化都市,苏州交响乐团的血液里流淌着守正创新、多元包容的基因。从成立以来,乐团就始终在积极探索交响艺术与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创新型表达——与民乐,今年1月,苏州交响乐团携手中央民族乐团惊艳亮相“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我们北京见”大型文艺晚会,以“缤纷江南味儿”为北京冬奥添彩;与芭蕾,去年11月,苏州交响乐团在著名指挥家、乐团音乐总监陈燮阳的执棒下,为苏州芭蕾舞团《人偶情缘》演出进行现场演奏,为观众带来“听芭蕾”“看交响”的双重美妙体验;与图画影像,去年11月,“谭盾与苏州交响乐团《女书》&《图画展览会》音乐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女书》交响诗与十三部《女书》微电影、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与康定斯基的绘画同步呈现……

  陈光宪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苏州交响乐团选择主动出击,不断拥抱新科技,革新演出形式,在国内率先试点“5G+4K”“5G+8K”直播音乐会,将演出阵地搬到线上。2020年起,苏州交响乐团尝试策划了一系列高品质的“5G+4K+VR”线上音乐会,反响热烈;去年6月,大型原创交响合唱音乐会《沙家浜·世纪波光》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首演,观众可在8K超高清剧院以及设置在苏州多地的8K大屏幕同步观看,开国内先河。

  在管理模式上,苏交同样积极探索,勇于革新。陈光宪举例,在国外乐团,乐器都是乐手自己的,但在国内都是乐团的,这种制度造成管理成本非常高。苏交成立后,采用“乐手用自己的乐器,乐团给予补助”的方式,既能鼓励乐手更加珍惜乐器,又降低了维修管理的费用,成为国内乐团改革的新亮点。2018年,中宣部调研组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艺院团创新发展进行专题调研,苏州交响乐团所代表的院团改革“苏州模式”,成为全国院团改革学习的范例。

  曲高也能“和众”,古典乐构筑起城市人文关照新桥梁

  位于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二层的金鸡湖音乐厅,是苏州交响乐团的驻地。音乐厅由声学设计大师丰田泰久先生担纲声学设计,充分融入苏州元素,兼具苏州园林云墙、石径的流动之美和苏州丝绸轻盈、灵动的流动之雅。如今,这里已成为苏州重要的文化地标,每年,苏交乐季演出、艺术教育等各类活动轮番上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乐迷前来“打卡”。

  陈光先告诉记者,新冠疫情让苏交开始思考:作为一支职业古典乐团,自身能为苏州乃至中国的音乐市场带来怎样的价值?他分享了一件难忘的事,“今年年初苏州发生疫情时,我的一位朋友,《阿凡达》电影配乐作曲、作曲家西蒙·弗兰格林专门为苏州写了一首曲子,以表达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分子,希望苏州疫情早日得到控制的美好期盼,我想这也是在以音乐为纽带,构建起情感桥梁和人文关照。”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苏交在创建初始就专门设立了艺术教育部门,时至今日已形成成熟的音乐普及体系。走出音乐厅,苏交专家下沉至学校、社区,开设讲座进行宣传;走进音乐厅,每场音乐会前的导赏环节、“大咖聊古典”系列讲座、“大手牵小手”艺术普及周……覆盖全年龄层、各行业观众的音乐普及,已累计惠及数百万人次,让整座城市热市民都有机会沉浸在美妙音符的熏陶中。

  10月底,苏州交响乐团艺术教育工作迎来了一个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苏州青少年交响乐团的100多名首批团员圆满完成了首次排练。这是苏州首支由职业乐团建立和运营的青少年交响乐团,由苏州市教育局和苏州交响乐团共同创建,以积极普及高雅艺术为目的,以加强苏州青少年素质教育为宗旨,由苏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陈燮阳大师担任音乐总监,苏州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许忠大师担任首席指挥,苏州交响乐团的优秀音乐家担任指导教师,统筹协调政府、企业、社会各界资源,积极培养苏州青少年器乐人。来自世界各地的苏交优秀音乐家,将会把优质的音乐资源传递给苏青交的孩子们;他们也将以艺术传承者身份,将苏州交响乐团的艺术基因、音乐素养延续到苏青交身上。

  今年年底,这群充满着青春活力的“青团子”有望亮相苏州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与苏州交响乐团的音乐家同台演出,完成舞台首秀。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编辑/周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