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踔厉百廿,弦歌不辍,锐意实验,笃行致远。11月19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南师附中”)举行建校120周年发展大会。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知名学者、校长等相聚线下线上、共贺华诞。
“社会中坚,学校栽成众,培养有大格局的社会中坚,沉淀出附中人教育报国的底色……”一段短片娓娓道来,拉开大会帷幕,带着在场观众穿越百廿风华,回溯峥嵘岁月。
什么才是百廿附中蓬勃生长的青春密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葛军于致辞中作答:“我想,答案便是——‘锐意实验’的附中精神!”我们的“锐意实验”,将始终坚持教学相长,致力于探求学识立教、引领成长之策;我们的“锐意实验”,将始终坚持“五育融合”,致力于探求成长成才、成就未来之策;我们的“锐意实验”,将始终秉承科学精神,致力于探求惟真惟实、追求极致之策;我们的“锐意实验”,将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致力于探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策。
作为江苏基础教育界素享盛名的一所名校,南师附中始终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探索前行。学校创建于1902年,此后七迁校址、十易校名,却始终盛名不衰,从中走出巴金、胡风、严济慈、袁隆平、顾作霖、彭珮云等社会各界人才。
万里归来年愈少。不少大咖校友代表送上寄语,共话心中“好的基础教育”,同时掀起满满“回忆杀”。
学校1953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永坦说:“作为一名从南师附中走出的科学家,我深深感觉到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好的基础教育是奠基的教育,更是催生理想,激发探索热情的教育。”刘永坦院士勉励青年学子,心系家国,兼怀天下,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代同频共振。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施蕴渝是南师附中1960届校友,她深情回忆,中学时期会去八卦洲割麦子,在金川河挑河泥,曾经在南师附中的农场呆过好几个月,还在精工车间实习过。那个时候住校,晚上9:00宿舍要熄灯,早上6:00要起床跑步,“是南师附中让我养成了终身运动的习惯。”
活动当天,还有不少高校校长和社会各界专家莅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表示,南师附中与南大渊源深厚、一脉相承,未来将与南师附中等全国知名中学一起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推动、高标准实施,一道开展协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源计划”,加快形成育人共同体,推动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送上祝福之余,结合自己心中理想的基础教育,对学校发展提出三点期望:第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进一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的机制。发挥好“1+1+1>3”的效果。第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自小就负担起对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践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现代生活方式,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校庆的意义不止于回首往昔辉煌,更在于谋划未来新篇。据了解,此次12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还举办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双子塔峰会、教学开放日、校友论坛等一系列活动。葛军校长表示,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大思政课程结出新果实,课程建设能力迈上新台阶,教育与信息技术实现新融合,人才培养取得新成就,队伍建设达到新水平,优质资源辐射展现新作为,学校治理展现新效能。“只有脚踏实地拥抱未来的人才能青春常在。”
(记者/朱彤 通讯员/居艳 钱静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