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带来丰收的喜悦,吹拂着欣欣向荣的乡村。常州东部郑陆镇,积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发展主线,用“各美其美”打造个体,用“美美与共”连线成片,蹚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共富路。
片片金黄遍布在希望的田野上,常州市郑陆镇横沟村高标准农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着稻秆,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将稻穗揽入“怀中”。种粮大户徐荣华眼里充满喜悦。“我今年的高标准农田的产量大概在1100斤左右,明年随着肥力的增加,我们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块,稻谷的产量可以再增加200斤左右。”徐荣华说。
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通过流转土地,横沟今年开启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明年,横沟村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将高标准农田增至2700亩。横沟村党总支书记翟才军说:“下一步准备把我们横沟村的高标准农田二期赶紧打造出来,高标准农田的一期二期加起来以后准备智能化、数字化、生态化。”
横沟村5公里外的查家湾,村民几乎家家种梨,69岁的顾文兴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梨子口感更佳,村民不断钻研种植技术,用生物有机方式灭虫。“现在我们主要依靠有机的循环,杀虫有鸡鸭捉虫子,你看我们地上一点杂草都没有,不用去除草的,就是靠它们来除草的。”顾文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两亩梨树产梨共8000多斤,按每斤6元的售价,年销售5万余元、纯利润4万元左右。
如今,村里直接从事梨果产供销的人数占比70%,从事与之相关产业的人数占比超过90%。查家湾的“焦溪翠冠梨”也成为了这个村招商引资的招牌。村党总支书记顾相才告诉记者:“我们村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是靠开矿采石为主要产业,现在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前的矿工都转移种植了翠冠梨、葡萄,目前全村林果基地将达六百多亩,产值在1200多万。现在我们村也正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号召本村的企业家回乡创业,利用民资助力乡村振兴。”
走过拥有山湾地貌的查家湾,再来看看因水而兴的丰北村。在这里体验水乡的慢生活,别有一番滋味。一年前,一家体育发展公司进驻丰北,与当地村委、镇政府共同打造了全省首个乡村水上运动示范基地。
因水而兴,因水而乐,“水上运动+美丽乡村游”成为了丰北村新的业态亮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村党委书记刘宇说,“水的文章”,丰北会一直做下去。
刘宇说:“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整体的环境的改善,美丽乡村的打造,把我们的基础设施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提升,依托我们的水资源,引入了我们的水上运动基地,为我们的农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量和能量。同时打造系列水产品,打造了我们丰北的五宝,包括莲藕、鸡头米、菱角、清水蟹和鱼苗,通过这种特色产业,更好地带动老百姓致富。”
增进村民福祉,营造文明乡风。从丰北出发,车程不到十分钟便是全国文明村——牟家村。聚焦“一老一小”,“孝老爱亲”在牟家村蔚然成风。村里的颐养院环境整洁、舒适,乡村振兴学堂、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也被整合盘活。村妇女主任李丹一介绍:“我们村委对每一个牟家人每年的福利有10项,例如对学生的奖励是一项,然后对老人养老又是一项,然后还有一项全村的医保都是村委托底的,然后医疗保障也是一项。我们村还有最美庭院、最美婆媳关系等评选,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农业农村工作局局长刘建伟说,未来郑陆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南针就在这份报告里。
刘建伟说:“我们将持续推进常州市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品牌为载体,全力谋求农业农村新发展,实施农业品牌提升三年行动,全力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径,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改革,指导各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成立实体公司,进行市场运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张君仪 索浩阳 常州台/高玉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