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的雨天,走过锡东新城九里河北岸的滨水慢行步道,竟不湿鞋,沿河一带的地表雨水在流淌过程中通过海绵设施净化后排入河中。“河边区域海绵化改造提升后,九里河水质长期保持Ⅱ类,成效显著!”锡东新城商务区建设局副局长袁廷朋说,作为全市首个成熟的全域海绵示范区,九里河串联的海绵生态廊道让示范区建设更有韧性。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去年,无锡市从全国31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同时明确全市各板块因地制宜推进示范区建设。锡东片区九里河沿线3.2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率先完成实施方案,示范区内22个海绵项目有序推进,打造以河道为主轴的综合性全域海绵片区,为无锡“智慧、韧性”城市建设探路。
让海绵真正融入景观建设,成为让市民“会心一笑”的城市元素。漫步九里河沿岸,线形排水管隐藏于透水铺装路面,阶梯式水草驳岸既美化了沿河风景,又净化地表径流,“河道旁的街心公园内,正打造一个可供儿童嬉戏的瀑布水池,这些水都来自雨季蓄水,让儿童在玩耍中了解城市中的海绵。”袁廷朋说,示范区不为海绵而做海绵,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与景观相互交融,比如将排水口、雨水井、蓄水池等设施尽量人性化,沿河步道的雨水井设计成江南园林窗花式,在细节处体现巧思。
今年夏天的超长高温,前些年的连续暴雨等极端天气对城市“韧性”提出要求,更考验着海绵建设者的智慧。锡东示范区内既有待开发地块、道路、河道,还有映月湖科技园等办公园区,如何让海绵设施结合城市功能发挥作用?记者在实施方案中看到,示范区项目从源头设计开始就要求植入海绵措施,如道路建设要预留可参与的绿化空间做海绵设施,避免后期一条“光秃路”遭遇暴雨后形成内涝。安镇老街区改造时,雨水管道按照3年雨水重现期放大标准,把“小管口”变为应对极端天气的“大内径”,饱和后的海绵体可将雨水通过大管径排出,减少环境内涝,经过滤后多余的雨水也能收集用于干旱期浇灌植被。
提升城市“韧性”,要让海绵“细胞”单元连片。市住建局城建处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区水系丰富,以主河道为轴,采取生态岸线的建设形式,将周边不同类型的海绵单元“网罗”成一体,充分发挥集中连片海绵效应,形成内外“双循环”。此外,示范区内还将安装可视化智慧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水量,精准评估示范区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