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清澈、道路整洁、环境优美……近年来,如皋市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聚焦常态长效,用实际行动促进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感。
治水护水涵生态
“自从有了污水处理中心,河水干净了不少。”日前,在下原镇沈阳社区,居民郭锦华高兴地对记者说。河边不远处,就是社区今年8月底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下原镇花园老街污水处理中心。
“污水处理中心的污水日处理量可以达到100吨以上,老街沿线住户、商家和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每天大约在80吨左右,可以完全消化处理。”沈阳社区党总支书记许金峰告诉记者,经过处理后的水质排放后不会对其余水体造成污染。此外,社区还对花园老街附近的污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升级,延长铺设主管网近1200米,大大提升了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没了直排的污水,下原镇的一条条河流愈发清澈美丽。而在磨头镇丁冒村,河道边的公示牌上,十多位村民的签名彰显着群众的力量。
丁冒村村委会副主任陈文梅告诉记者,签名的村民都是河道两岸的村民,也是这条河的“百姓河长”。为充分调动“百姓河长”参与河道管护的积极性,丁冒村将河道管护工作与乡村治理积分制相结合,将河道管护成果量化为分数,对管护得较好的河长给予加分。“上个季度,我把自己的分管河段管护得很好,得到了五分。”村民贾国富自豪地说。
美丽庭院“细梳妆”
在江安镇徐柴村,一幅幅鲜艳靓丽的墙体彩绘、一栋栋干净整洁的民居,给村子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据了解,徐柴村以打造“美丽庭院”为契机,发动村民全面杜绝门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并制定了徐柴村农户庭院环境“四包”村规民约,带动全体村民投入“整洁徐柴”创建。“村里每个月都会评选‘最美庭院’,我们会根据每家每户庭院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等到年底,我们会根据排名适当奖励。”徐柴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洪灿说。每月评选、公布,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如今,徐柴村家家户户都很重视庭院环境打造。小小的庭院,不仅扮靓了乡村的容貌,也点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在石庄镇石北社区,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到庭院打造中。“外婆外婆,我的小扫帚放在哪里呀……”这天下午,刚刚放学的张夏禾就和家长一起打扫起了庭院。一直以来,石北社区积极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在社区开展“达标庭院”“整洁庭院”“最美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日常环境卫生维护中,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凝聚起全民参与的正能量。
道路升级保畅通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江安镇联络新社区的水泥路,就是名副其实的“产业路”。一条条水泥路两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企业,托起了联络新社区的乡村振兴梦。“社区企业在各个电商平台开设店铺20多家,每天出货量很大,现在道路提档升级后,来往货车通行也顺畅了。”联络新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海鹏说。
一条好路,三分建、七分养。江安镇黄市新社区的道路提档升级后,大家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人人自发成为“护路员”,自发出资安装路牙,各家清扫门前小路,栽种花草,分担管路压力,确保道路干净整洁畅通,共同守护住社区“颜值”。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接下来,如皋市将进一步对标找差,奋楫争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如皋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