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园地:灵魂的呼唤,感动的力量——读陈平先生《平淡是真》散文集有感

2022年12月05日 10:50: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有的岁月静好,有的负重前行,有的放飞自我,有的心系家国。我始终坚信,青春不止是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曾这样说过。陈先生比我年长近 20岁,算是两代人,但我们的青春都献过国家,献过人民,都有着 20 余载的军旅经历,还有缘在同一支部队服役,所以,我和先生是忘年交。

  听说先生要出散文集,我有幸争取到了校对稿件的机会,也就有了对作品集先睹为快的机会。其实,在为先生校对稿件之前,也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看他的文章,而且常常被感动着……

  我会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也喜欢写点散文、杂文之类的“豆腐块”,多年来,一篇一篇地积累着,竟然有了厚厚的一摞,偶尔也会在报刊上发表一两篇,沾沾自喜之时,却说不清散文怎么写才能有深度,有内涵,有意境。读了先生《平淡是真》散文集以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唯美、清秀的散文是要归于平淡的。以平淡为散文最高境界,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苏东坡早就说过“寄之味于淡泊”,梁实秋在散文创作中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不过,要达到这种境界谈何容易啊!北宋文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必须要有千锤百炼的功夫外,还有就是先生曾经说的:“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人生情怀和人生境界。凡事保持内心的平静、安宁和从容,不去追求大张旗鼓的轰动效应,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这也正对应了先生的书名《平淡是真》。因此,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来自灵魂的呼唤,传递的都是感动的力量。

  《平淡是真》最感动我的地方是全书通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颇具教育意义。先生用大量篇幅写父亲和母亲的故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40年前,先生参军入伍,临别村头,母亲仅一句话,一个微笑,便成了先生与母亲的青春之约,生命之约。从此,母亲的那一抹微笑,一直留在先生的脑海里,成了前行的一种鞭策,成了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这是先生对母亲最好的孝道。我也终于明白先生把《用青春和生命践约母亲的微笑》作为本书的开篇之作的用心所在。

  说到孝,必须说两句话,一句是百善孝为先,另一句是自古忠孝难两全。先生曾为军人,离家40多年,陪伴父母的时间和机会十分有限,在先生写父母近30篇的文章里,有许多地方都能感受到他饱含着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正因如此,在父母的晚年,特别是在父母住院期间,先生都是尽其所能,在一线全套护理。他说:“我现在把所有的假期都给了父母。”他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同样感动了他的儿子。他儿子曾说:“老爸,你侍候爷爷生活起居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震撼!”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示范,最好的传承,最好的评价。有时候,熟悉他的同乡、同学和战友都会对他能沉下身子尽孝,赞叹不已,觉得他写得好,做得更好。

  先生的每一篇文章叙述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个真实的自己。《平淡是真》70多篇文章,篇篇都来自于先生内心世界对生活的感悟,以小见大,富有哲理,这些小切口,小到对门邻居的一次生活帮助,小到搭乘一次三轮车,小到遇见路边修鞋匠一家三代人的平凡生活,小到邻居家阳台过界的葡萄枝,小到天空飞来的一只知了,小到阳台花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这些小事情,小人物,在先生的笔下却都是真善美的一次次再现,读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带入感。我曾对我的家人说:“哦,那对扛沙子的夫妻我见过的,还是老乡呢;鼓楼街的那个鞋匠摊位我也去修过鞋子的;地铁口的那位残疾人的三轮车我也坐过的;我家门前的那棵歪脖子柳树上每年都有知了在叫个不停。可是,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多的思考呢?我怎么就没想起来也去写写他们呢?”

  文章贵在有真情实感。或者说,真实的故事最能够打动人,这一点,先生做到了。这个年头还会有人去关注花生米吗?可《一粒花生米》,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增广贤文》中的诗句“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的含义。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永远体会不到那段岁月的痛苦,当然也写不出刻骨铭心的感受。一粒花生米,看似小到尘埃的小事,可却在先生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童年烙印,深深地影响着他日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我赶紧把已经咬坏的,但还没来得及咀嚼品味的花生种吐出来,连着口水慌张地放入盛花生种的专用箩筐里。”“母亲盯着箩筐里那粒被我咬坏的还沾着我鲜亮口水的花生种,突然搂着我嚎啕大哭,我们兄弟姐妹也被母亲的哭声吓得跟着母亲一起大哭起来。至今我都记得母亲滴在我脸上的泪水,和着我流下的泪水时,那种苦涩微咸的味道。”这样的文字,与其说是文章,倒不如说是生活的苦涩凝结成的心路历程,怎么能不引起读者共鸣?

  一只皮革工作包用了很多年,还带着它出国,这又有几人能够做到?由此,让我想起了去他办公室的时候,看到沙发上有一床叠放整齐的军被,我当时被这床颜色早已泛白的军被深深地吸引着。我问先生,这是以前在部队时用的?先生说是的。此时,我想到我至今也保存着当年参军入伍时的那一床军被,20年来一直带在身边,虽然后来也配发过几床新被子,但是这条第一床军被一直舍不得丢弃,转业后,我将被套拆下,洗干净叠放整齐,存放在衣柜里。这也正是我和先生对军旅生涯的眷恋和情感的交集。关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先生在《18岁的青春之歌》《守桥的那几年》里,都有深情的感慨。

  读《站在秦淮河畔的父亲》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秦淮河,是我非常熟悉的一条母亲河。6年前,先生用相机把风度翩翩的父亲定格在风景秀丽的河畔。6年后,先生饱蘸笔墨,用文字把日渐衰败的父亲再次留在了秦淮河畔。先生说:“父亲是我性格成型的塑造者。他的教诲像一盏明灯;他的关怀像一把雨伞;他的叮咛像一丝细雨;他的后背像一座高山……”这种深入到骨子里,渗透到灵魂里的父子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我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找机会带父母到秦淮河畔走一走,看一看。

  “半年医疗回故里,景物依旧,人事全非,少一人。”这是先生父亲的诗,只有简短的三行半,特别是那“少一人”,表达了老父亲对陪伴几十年的老伴突然离世的千般不舍,万分怀念的心情,先生紧紧抓住这个最能抵达泪点的三个字,把父母之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我是在一个初春的夜晚读《父亲的诗》的,读罢早已是泪流满面……脑海中想起了前不久离世的著名歌唱家李光羲老师曾在一个公开场合对夫人王蔷薇说的那句话:“假如还有来世,我还愿意娶你。”

  与先生讨论《童年的草耙》时,先生说:“其实我没有童年,我的童年被那个年代的草耙带走了。”我听了心情很沉重。我家也有一只草耙,只是它的材质是纯木头的,既能搂草,也能用于晒粮食,所以我习惯把它叫木耙,它是我父亲在我出生前一年购买的,小时候拿着它玩,长大了拿着它帮父母干农活,应该说,它一直陪伴我成长。前不久回家的时候,看见父亲仍然在使用那只已经被岁月磨平了耙齿的木耙,引起了我思想的共鸣和心灵深处的震撼,便写了《又见木耙》,当我把文章读给父亲听的时候,他抚摸着手中的木耙不语,我知道,父亲是在心里感叹岁月的沧桑以及他的木耙人生吧。

  《静候花开》《阳台恋歌》,虽然是先生茶余饭后的生活,但也表达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还表达了对家人、对家乡的一种情感。先生把老宅的桃树,枣树小苗移栽到南京生活的阳台,继续开花结果,这是生命的延续和轮回,是对老宅的情怀,对故乡的思恋,它缓解了先生心头那“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乡愁。

  先生对自己的文字要求十分苛刻。我用了近两个月的晚上时间,完成了对《平淡是真》全部书稿的初步校对,其实,校对的过程也是读书学习的过程。每每读到动情处,经常是眼含热泪,有时不知不觉间校对到凌晨两三点。在整个校对过程中,先生不停地与我沟通,将重新修改的文稿或段落发给我。《我把生命中的爱写给你看》(《平淡是真》后记)这篇文章的题目,原来是《我把对生活的热爱写给你看》,对多一个“热”字,他曾单独致电和我讨论,认为此处用“爱”比“热爱”更恰当。当时,我想到了唐代大诗人贾岛骑着毛驴在京城长安街上行走,口中反复吟诵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推,敲,推……敲……”的场景,先生能有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对文字的尊重,不就是现代版的贾岛嘛?不就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现代版的卢延让吗?可以说,这更是一种文化的自觉。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何况先生的《平淡是真》是来自内心积累了近30年的文字,如今读起来并没有觉得过时,依旧是有种如饮琼浆玉液之畅快,能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洗礼。这是为什么?我想,这就是平淡是真的力量,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这就是美的力量!

  是的,平淡是真,让我们一起走进,走近先生平淡的生活,平淡的文字,分享他平淡的生命体验。

( 王成之,2022年3月31日于金陵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