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9日),“感知之间——苏州籍艺术家双人展”在苏州美术馆精彩呈现。本次展览共展出李戈晔与沈沁两位在异乡发展的苏州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40幅,她们以笔墨语言生动呈现出苏州城市的水文化。
从《婴孩》系列到《鹰鹫》系列再到《丛生》《绽》等以“菊花”为造型原点的抽象系列,沈沁不断提出并拓展以“自我意识”为内核的创作主题,通过“创造-否定-再创造-再否定”的循环性自我颠覆,将绘画创作从传统的象形描绘中直接抽离出来,转化为临场即兴的线性书写,集书写的临场情绪和节奏、字体结构的把控、手势与身心的融合以及笔势的意念联想于一体,在尺幅巨大的画面上诠释其雄强而炽烈的艺术宣言,将基于女性艺术家独特生命体验的主体性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在张扬且不失距的图式呈现背后,我们还是看到了艺术家感性而又冷静的艺术思考。
“就风格而言,沈沁的作品延续了传统水墨大笔挥写的意趣,她采用见笔不见线的‘没骨’手法,在笔墨淋漓中不失造型的严谨与精准,在轻松挥洒中能传递出形象的风采神韵,这完全得益于学院训练所给予她的造型功力和笔墨功夫。”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贾方舟在评价沈沁的《肖像》系列作品时说,鹰的俯仰正侧,尖喙锐目,一个个被描绘得无不神采飞扬。即使从纯粹的技法意义上看,她的鹰系列作品,也堪称水墨中的精品。
知性的李戈晔是一位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当代水墨艺术语言的女性画家,从《相拥》《迷失》《流浪》《遇见》《白日梦》到《沉没》《无助》《窒息》《悬浮》《围城》《无界》,她以社会的亲身体验者和旁观者的视角,通过画面来记录自己每段时间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希望更多的观者在引起内心共鸣的同时,对自己的所处状态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对水墨的创新理解和自己的生活感受,她描述出了当代人的真实精神面貌,反映出了社会发展状态存在的现实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墨语言并与当代艺术进行着成功对话。
主观色彩是李戈晔的画作语言中最具情感化的因素,是构成画作的情趣与格调最基本的要素,色彩从淡雅的色调过渡到阴郁的灰色调子,画面气息却更加凝重,隐秘的含义有意设定在独特而稳定的色调当中,隐藏着无法言说的内容以及某种隐喻性的自传表诉。润物无声的艺术表达,以期引起多维度的社会思考和文化反思。
作为生活在异乡的苏州籍画家,李戈晔和沈沁是当代中国水墨艺术领域中艺术创作和实验取得比较成功的两位女性艺术家。在20余年的创作实践中,她们以极具个性化的独特视角,关注着当代社会的传统与现代的观念衍变,关注着人与社会的相融共生,跨越传统的技法界定和图像构成,在感性和知性之间探索自身的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恣意而纯粹,随性而不随意,由表及里,我们从她们的作品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夏可君看来,李戈晔的每一幅作品中,以单纯的色调通过层层罩染呈现出如此丰富变化的层次,如同薄纱般摇曳多姿、影影绰绰。而且抓住了水总是变化闪烁的流变特点,既是流动,也是消逝,让整个画面成为一层透明的水面,使得这个表面闪烁着一种特别的光感。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12月22日。
(《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苏艺 编辑/赵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