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第二批制度创新案例日前发布。12个案例中,江苏占有3席。这些制度创新成果积极回应市场主体需求,有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件纺织品随带“碳中和”二维码标签扫描一下,其生产、加工、运输全过程对应的碳排量一目了然。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创新推出“出口纺织品碳中和标识服务模式”,“碳擎”平台与红豆集团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第一批经数字化认证的“碳中和”纺织品服装,助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碳擎”平台运营商、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炎说:“从它的原材料、染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的核算根据碳汇量进行中和抵消,为每一件产品赋予全球唯一的绿色身份证,让企业的产品绿色出海。”
南京市商务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处处长晏鹰说:“针对欧盟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可能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20%到30%的碳关税成本。”
生物医药是苏州的“一号产业”。在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已集聚近2000家生物医药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当地创新“生物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体系”,突破生物医药专技人才评定的瓶颈。截至2022年10月,共有1649人参与生物医药工程职称评审申报。其中,699人通过专家评审,为苏州建设生物医药创新人才高地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永华说:“完善了人才的评价标准,发挥了职称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日前,在连云港港,来自韩国的半导体精密设备跨洋而来。得益于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通关“零待时”这一创新模式,轮渡享受到了“车货不分离”带来的便利,通关时间从原来2到3天压缩到一个小时内,最快可以实现“秒通关”。
连云港中韩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钱迎强说:“该模式有效降低了客户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时间,平均每挂车可为客户节约2500元运输成本,有效提升了我们的交付能力,增强了航线竞争力。”
连云港海关副关长吴建波说:“创新推行‘陆海联运甩挂运输’等监管模式,着力为企业提供更安全快捷的通关条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三年来,南京、苏州、连云港片区立足各自功能定位,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44项,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达8.2万家,完成外贸进出口1.65万亿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7.2亿美元,规模位居全国同批自贸试验区前列。与此同时,还坚持开放创新,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发起成立的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联动共推、创新成果互学互鉴、资源要素共建共享提供了重要合作平台。
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南通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张二震说:“我们要以全球视野,用全球资源聚全球英才,对标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制度规则,为内外资企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做好制度保障和服务,使得全球先进的生产要素能够在自贸区聚集落地,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建成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浼又 沈杨 王从 刘堃 何斐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