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人员”两个月发送数万条短信?背后竟是为诈骗团伙引流

2022年12月19日 18:12:5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收到一份来自安徽警方的协作函,称有起特大诈骗案,涉及到一个归属地是海州区的可疑手机号码,特请求援助破案。记者今天(12月19日)了解到,经过迅速研判、昼夜侦查,连云港海州警方最终成功将为境外诈骗团伙引流的“男扮女装”嫌疑人抓获归案,当场查扣55部手机、300多张手机卡、2部电脑。

  外省来函牵出“已故人员”在诈骗

  前不久,家住安徽濉溪的王女士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对方声称添加好友能带她赚钱。王女士当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对方,并在对方推荐下用手机刷单。谁知,短短三天,王女士便被莫名地骗走了7.2万元。案发后,安徽警方发现此案涉及地区广、人数多,骗子手机号归属地为连云港海州区,遂来函请求援助破案。

  海州警方第一时间会同市、区两级反诈中心对该手机号码进行研判。不久,侦查员却发现:该号码注册人竟是连云港的一名已故人员,且该号码近两个月一直在向安徽濉溪的号码发送短信,数量高达数万条!可是,与这上万条短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号码通话记录只有一条,来电的号码归属地同样直指连云港。

  穷追不放抓获“男扮女装”嫌疑人

  “两个号码的机主一定认识,也许这就是案件的突破口!”民警抓住蛛丝马迹穷追不放,迅速对来电号码进行研判,发现该号码注册人为当地浦南镇28岁的女子曹某。可当民警进一步研判时,发现长期使用该手机号者竟为男子宫某,而宫某就是曹某的丈夫。民警遂果断推测:宫某借助女性不易被警方怀疑的方式使用了“障眼法”。

  为防打草惊蛇,引发犯罪分子毁灭证据,民警立即在宫某居住的小区蹲守布控,终在第三天将其抓获,并在其家中当场搜出了令人吃惊的55部手机、300余张手机卡(一张即为已故人的号码)、2台电脑。其中,23部手机正在利用脚本软件群发诈骗短信,内容大同小异,均是假装熟人,让对方添加自己的微信号,再进行刷单。民警见状,迅即用该软件群发了“我是诈骗犯,已经被警察抓住,请不要再相信我”信息,及时终止了“熟人”的“美梦”。

  以身试法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据宫某交代,今年春节,其见到村里几个发小开着奔驰、宝马“衣锦还乡”,便有了蠢蠢欲动的念头,继而在交杯换盏时向他们学习了“生财之道”。虽然明知几个发小大年初五就被陕西警方带走了,但奔驰、宝马的影像一直在他脑海晃荡。

  “只是发发短信,手机号码也不是实名的,警察肯定找不到我。”抱着这种心态,宫某设法联系了远在境外的上线,对方称只要给名单上的用户发送短信,诱骗他们添加指定的微信号,就会按发送数量给其报酬。于是,宫某便从网上黑店购买了大量二手手机和无主机卡,将众多“熟人”拉进了微信群。据不完全统计,短短2个月,他共发送短信近15万条,非法获取人民币6万余元。

  宫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被海州警方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其用来实施犯罪的手机、电脑等赃物已被警方扣压。目前,该案件已被依法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

  (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通讯员/周宗江 徐畅 编辑/徐玮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