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因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研等价值,被称为“绿色活化石”。在宿豫区有一位八旬老人,将自己的青春融于茫茫林海,用毕生精力守护古树,他就是林业专家张用宪。
气温低下,寒气逼人。这两天,林业专家张用宪和他的团队一直在项王故里景区忙着给饱经风霜的古树防寒保暖、松土杀菌,指导项王手植槐防寒防虫工作。
张用宪说:“我们用熏蒸法来治这个虫,把虫治住,在地表激发老干不定芽,再让不定芽诱导出新的根系。”
何时防、防什么、怎么防,才能让古树健壮葱郁。多年来,张用宪查阅大量资料并付诸行动。最终,在他的呵护下,项王手植槐病树返春,慢慢长出了新的枝叶。
“这个槐树已经占地300多平方米,仅用20年的时间已经扩大了好几倍,现在高度达到十多米,我心里是很高兴的。”张用宪说。
市民侯婷婷说:“很难想象,这棵树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应该经常带着孩子来看一看这棵树,给他讲一讲这棵树的历史,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去爱护这些古树木。”
张用宪,196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曾在多个国家林场工作;1981年,他调回家乡宿迁,任嶂山林场场长。退休后,他经常一个人带上干粮,到各地发掘和研究每一株有价值的古树名木。
“一棵树,一本书。每一棵树,它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特色,它反映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价值。我们通过每棵树不一样的特点,发现我们宿迁的绿色文化历史是很丰厚的。”张用宪说。
发现古树易,但保护起来却十分困难。张用宪说,古树名木分布范围广泛,管护不易,尤其是管护单位和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更是成为古树名木管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张用宪说:“现在我们要抓紧培训技术队伍,没有一个专业技术队伍,想保护古树,是不行的。”
言行合一,虽然已经84岁高龄,但张用宪仍奔波在保护古树的征途上。他先后耗时3年多时间、行程5万多公里、查找4273株古树、写就了7万字《宿迁市木本植物志》,亲自绘制《宿迁市古树名木分布图》。
张用宪说:“只要我活着,我就要保护古树,我会尽我的力量来为我们祖国的绿色作贡献,这是我人生的价值。”
宿迁古树保护者肖琪刚表示,作为现在的年轻一代,不仅要学习老一辈的养护经验,还要继承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贡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体现自己的价值。
(来源:宿豫区融媒体中心/李响忠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