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土地增减挂钩,“增”出乡村振兴底气

2022年12月22日 10:20:51 | 来源:泰州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土地,是农业的根基,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如何盘活农村土地,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市依托“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不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空间布局、改善村居环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挖掘土地潜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走进如今的乡村,入村道路宽阔平坦,大街小巷干净通畅,新建成的房屋整齐划一,门前小菜园、小花园生机盎然,自然、清新的田野气息扑面而来,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增”出党建新作为

  近日,兴化市大垛镇跃进村村民罗成春正在打理门口的小菜园,他原本住在罗田自然村,房子破旧,交通闭塞,村里推行增减挂钩项目后,他和其他18户村民一起搬到现在的跃进村建新区。“现在的房子配套齐全,阳光充足,就在马路边,出行很方便,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养老。”老罗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来帮忙把这些木材搬进去,把那几块石砖搬走!”记者被几个穿红蓝马甲的志愿者吸引了目光,他们正在帮助几位老年人清理门口的杂物。志愿者陈荣明告诉记者,因为安置房居住的老人比较多,平均年龄都在75岁以上,村两委会组织村干部和老党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定期帮助安置户老人做家务、买东西、打扫卫生等,通过志愿服务让老人们在这里安居又安心。

  在开展增减挂钩工作过程中,大垛镇不断提升村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力,将“逐户摸排、宣传动员、坚决拆除”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乡村干部广泛参与,基层党组织焕发强大组织力。各村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分步实施的工作方法,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按时、按质地高标准完成各地块的拆旧和复垦工作,大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

  从六村拆旧区现场,一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拆迁作业,在巨大铁爪的强大威力下,一座座破旧的房屋瞬间被夷为平地。村党组织书记王广和告诉记者,从六村增减挂钩项目共涉及32户,复垦后良田面积在16亩左右,目前已拆掉30户。土地复垦后,村里打算进行公开招标,流转给大户来种植,增加村集体收入。村民王育金在拆迁中拿到了11万元的补偿款,原本就在镇区上班的他自己贴了些钱在镇里买了套商品房。从老旧的自建房到如今的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崭新小区商品房,王育金切身感受到了好政策带来的红利,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今年大垛镇增减挂钩工作共涉及136户拆迁户,其中有35户入住了安置房,剩下的户数采取的是货币安置和调剂安置,该镇还将一些村里的空关房收购进行装潢,安置拆迁户。

  “老奶奶,房子拆掉了村里会让您住进更好的房子的,您放心好了。”在殷家舍自然村,村党组织书记石鹏正在和一位老人进行交谈。作为整村推进的增减挂钩项目,殷家舍村两委一班人及党员干部,成立了工作专班,从“党员干部先拆”寻找突破口,逐一做好搬迁村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在前期推进工作焦灼状态下,老支书殷万秋带头做表率,第一个拆,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的增减挂钩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45户已签约29户,拆除19户。“增减挂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所以我带领大家积极响应。现在我住在镇里的楼房,接送孩子上学、购物等特别方便,我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一样,早日住上好房子,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殷万秋说。

  “增”出农村新面貌

  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厨房间,敞亮的天井,门口还有一片小菜园,老人们在家门口笑吟吟地择着蔬菜,聊着天。走进兴化市昌荣镇木塔村建新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红瓦民居映入眼帘,这是昌荣镇为拆旧区野孙自然村的老人们建设的安置房,最近相继有老人搬来居住。村里破旧的老房子,换到镇区80平方米的崭新独立民居,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让老人们心里都乐开了花。“老家的房子50几个平方,四十几年了,又老又破,环境又差,出行还不方便。现在搬到这里,干净又卫生,门口就有超市和医院,特别方便!”老人孙干义开心地说。

  “这房子怎么样,环境好不好?”野孙自然村的党组织书记孙德山正带领村里待安置的老人来看房。孙德山告诉记者,野孙自然村地理位置偏僻,年轻人基本都到外地去了,留守的老人居住的房子都很破旧,居住环境也很差。为盘活土地资源,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村里计划对116户农房进行拆除,目前已拆除安置50户,村民们进镇入住的需求都很强烈,他这几天一直忙着带村民来建新区看房子。正带着84岁的姑父来看房的刘洪杰告诉记者,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他今天带老人来看了房子后很满意,这边医疗出行都很方便,子女们在外也放心,过几天就着手搬过来。

  除了独立民居,昌荣镇还安排了5亩地的建设用地,用于新区安置房的建设。施工现场,第一栋楼房的根基已拔地而起,昌荣镇党委负责人正在现场检查施工进度,和承建方商讨施工方案。“今年以来,我镇坚持以农房改善一号工程为抓手,结合全镇的土地复垦项目,大力实施‘增减挂钩’,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这边规划建设的安置房共三栋,年底前将全部建成,同时配套了水电及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让搬过来的老百姓能够居住得更放心,更幸福。”昌荣镇党委负责人说。

  而在离镇区较远的安仁村,如何妥善安置村里待拆迁的22户村民成了困扰他们的难题。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村里决定把闲置的小学拆除新建安置房,让村民从破旧的房屋搬出来,住进崭新的楼房。为了让拆迁的村民在拿到安置房之前就近有个好的落脚点,村里把闲置的老村部改造成临时居住点,房间内设有空调、卫生间,让村民临时居住也能安心、舒心。与此同时,该镇积极探索进城入镇、选址新建、原址翻建、集中居住四种安置方式,在满足老百姓不同需求的同时,将“增减挂钩”工作同步推进。

  “增”出百姓幸福感

  “请各个村把土地复垦的进度汇报一下,大家围绕验收标准群策群力,抓紧时间推进扫尾工作。”11月29日上午,室外阴雨绵绵,戴窑镇党委负责人正在镇政府的综合指挥中心与各增减挂钩任务村进行远程视频连线,对全镇的增减挂钩工作进行调度和布置,要求土地复垦达到60公分无杂物、无砖瓦的平整要求。目前该镇土地复垦工作已到了扫尾攻坚的阶段,每天他都会来指挥中心进行调度,既可以掌握各村工作进展情况,又能对各村增减挂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让各村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增减挂钩工作中。

  笔直宽敞的大马路,联排小洋房,独立的小庭院,戴窑镇锯家村村民张广圣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住上漂亮的新房子。“我原先的老房子又小又破,还偏僻。现在的新房位置好,向阳,整个屋子都亮堂堂的,住在里面人都精神得多。”张广圣感叹道。张广圣是锯家村首批入住建新村的村民,跟他一样入住新居的共有27户村民。去年锯家村连片增减挂钩共涉及张野责任区107户,为满足搬迁群众的不同需求,锯家村采取4种住房安置形式,除了面积较大的“小洋楼”“小多层”每户面积约130平方米,对于三口、四口之家来说,同样也是不错的选择。目前第二批建新村正在审批规划当中,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村民在这里安家落户。

  “你们看我身后这块地,是80多户房屋拆掉的,复垦成农田了,共40多亩,现在承包给种粮大户,一年可为村集体创收4.5万元。”锯家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建庆指着一块良田告诉记者。通过土地一增一减,锯家村实现了农村居住点布局从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转变,不但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也增加了耕地面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政府得指标、群众得实惠、农村变靓丽的“三赢”目标。

  锯家村今年的复垦总任务是54户。9月复垦工作开展以来,该村聚焦农房和村庄改善,认真做好农民新旧住房过渡衔接工作。根据群众意愿,该村分批次吊入集装箱供搬迁群众放置杂物和临时居住,目前,25只集装箱已组装完成,并全部投入使用,每日产生的150元租赁费用由村集体承担。针对大多数老人家中无劳力的实际情况,锯家村党组织携手老党员服务队,组建成党员搬家队伍,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搬迁服务。

  采访当天正值入冬后的首次大降温,锯家村党组织书记唐苏存来到过渡房看望暂时居住在这里的十户村民。村民唐应明正和90岁的老母亲一起吹着空调,看着电视,老伴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家中电器一应俱全。唐应明表示,他们一家在这里住着很舒服,过渡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他们很满意。

  唐苏存告诉记者,锯家村目前已全面完成拆除任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村干部在推进工作上用对了方式方法。首先是向村民做好解释工作,让村民充分认识到,增减挂钩的好处和优惠政策。其次是成立拆除小组、搬迁小组、安保小组等协助小组帮助村民搬迁,赢得村民信赖的同时也保证了搬迁的有序推进。现阶段该村已基本完成了土地平整的任务,准备迎接验收。

  今年,戴窑镇成立四大指挥部,以片区打擂台的方式来督促任务村比进度、争当擂主。同时,该镇将今年9月定为镇增减挂钩攻坚月,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由易到难,及时化解群众思想顾虑,全力开展集中攻坚。设立“向上攀登红旗”和“慢进退步黑牌”,共授予红旗黑牌三批次。目前,全镇工作目标422户,已完成拆旧386户,进度达92%,六个项目地块正在加紧复垦平整,其中四个项目地块已具备验收条件。

  (兴化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