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让高标准农田成“致富田”,粮食亩产将达1000公斤

2022年12月22日 14:24:11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苏州作为制造业重镇寸土寸金,最近,苏州提出在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4万亩、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动态全覆盖的基础上,于2025年底前将对其中的30.37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再改造提升,亩均粮食产能达到1000公斤以上。

  如何实现新目标?日前,记者前往苏州部分村镇进行了实地探访。

  记者首先来到沙溪镇项桥村,一片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立刻映入眼帘,刚播种的小麦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现在这个小麦苗期长势,如果按照今年上半年那个天气预估,亩产较正常水平提升100斤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种粮大户童中雨指着自己承包的430亩耕地颇有信心地说。原来这些地块中不少都是属于废沟塘、低洼地和零散地,自从今年上半年实施高标准改造以后,对整个粮食生产及秋收带来明显变化,所以对明年夏收时的小麦产量也有了更高期待。

  “就是从播种到耕种再到收割,包括灌溉在内,整个机械化作业效率明显提高,人工也节省了很多。正常的话430亩水稻收割费加人工费起码要40000元,而今年秋收一下减少了15000至16000元左右。虽然受到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但水稻平均亩产仍然达到1100斤左右,如果没有恶劣天气,甚至可以达到1200至1300斤左右。”童中雨告诉记者。

  土地经营的分散化、碎片化是阻碍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难题之一,也是导致土地效益低下的一个症结。

  近年来,项桥村对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建设“致富田”为抓手,结合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工作,优化土地空间布局,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据介绍,项桥村综合整治项目区总面积10741亩,其中耕地面积5426亩。该村从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产业兴旺出发,按照“能建必建、能建必高标准”原则,打破自然村界,设计片区化建设方案,去埂填坑,力求农田建设连片化、粮食种植规模化、田容村貌一体化。

  沙溪镇农村工作局局长沈怡介绍,“统筹考虑后,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的路网、沟渠、水系能够更加优化。还有一个,就是把原来的田块以小变大之后,部分田埂也变成了耕地,再加上废沟塘、低洼地、零散地等废弃地的改良整治,我们测算了一下,总的有效耕种面积增加了5%左右。”

  农田建设的高标准,不光有效带动了种粮大户的增产增收,而且给村级集体经济也带来明显增长。“2021年,我们村级可支配收入在800多万元。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通过各种农业资源整合,今年预计村级可支配收入可达930万元左右,其中农业占比约80%。”项桥村党委副书记朱志坚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濒临北太湖的苏州高新区通安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此时,数台挖掘机正在寒风中忙于对原本碎片化和生产低效的田块进行平整及田间道路修筑等。

  今年,该镇围绕“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目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结合,统筹推进建设中的各项工作,2022-2023年计划投入1.19亿元,建设5620亩高标准农田,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镇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通安镇农村工作局局长蒋佳伟介绍,“在改造的过程之中,我们将农田中大量的田埂进行了挖除,增加了耕地面积240亩左右。同时,近几年我们又通过‘三优三保’等措施,新增了耕地面积1700多亩。然后,我们对沿太湖区域整个农田进行高标准提升建设,主要采用保留耕作层、深翻整地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与养分状况,提高有机质含量,有效提升了耕地地力。”

  在此基础上,通安镇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这些高标准农田实现价值最大化。

  “我们对高标准农田的配套设施也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就是达到环境整齐化、生产绿色化、管控智能化,我们预计改造完之后粮食平均亩产将达到1200斤以上。因为我们打造的是都市田园,所以在改造中还注重引进一些农业的元素,包括对一些道路和防护林的建设,这样就可以让周边的居民能够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后花园进行休闲体验。”对于高标准田园的未来应用场景,蒋佳伟也作了如是描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常住人口达1270多万,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的苏州,其实此前几年,就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先后对全市144万亩的耕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80%为水稻耕地。而根据市政府新批复的《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至2025)》,“十四五”期间,苏州市又将对其中的30.37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再改造提升,亩均粮食产能达到1000公斤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处处长陈邦玉表示,“首先,我们主要是提高农田的建设标准,以更好地适应新的高效节水灌溉、生态排水等要求;另外,因为苏州耕地比较稀少,要突出改造提升农田的连片整治,把田里面多余的废沟呆塘和土墩土堆等拔掉以后,通过整治利用,达到农田面积的最大化,不断增加耕作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据了解,今年苏州全市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有望完成11.65万亩。

  (来源:看苏州)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