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区首要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最近专门出台了高水平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行动纲要(2022-2030年)。纲要明确,到2030年,海门基本建成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
海门建设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是全省的试点。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海门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对区域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进行深入研究,重点抓住“人才队伍、人才工作、人才效能、人才生态”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实现四大主要目标:人才资源实现高质量,人才效能实现高活力,人才载体实现高能级,人才生态实现高品质。每个主要目标都有具体的指标,在人才资源上,到2023年,全区人才密度达45%,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突破4万人,青年人才占比达35%,引进和培育国家级人才200名,省级及以上双创人才(团队)200个。在人才效能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瞪羚企业100家,“独角兽”培育企业10家,新增上市企业30家。在人才载体上,全国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在人才生态上,建成国际化人才社区3个,人才科创投基金100家,人才公寓面积达300万平方米。
围绕四大目标,海门区着力打造四大先行区。着力打造内畅外联的人才工作先行区,健全协同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1+4”人才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科学分类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三评两审”人才评价模式;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人才一体化,建立人才平行认定机制;健全价值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事业单位聘用高层次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
着力打造雁阵齐飞的人才队伍先行区。实施领军人才“头雁领航”计划,以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靶向引进重点领域全球顶尖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实施产业人才“群雁竞飞”计划,紧扣“7群12链”发展方向,精准导入一批高素质研发型产业技术人才,“一链一线”自主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的产业人才;实施行业人才“强雁展翅”计划,分层培养一批行业专家、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实施青年人才“雏雁丰翼”计划,加快布局筹建一批青年人才公寓、青年人才社区和“青年人才驿站”。
着力打造活力奔涌的人才效能先行区。建设跨区域新型协同创新平台,锚定生命健康、高技术海工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领域,共建一批全国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建设开放式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建立区域内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先进钢铁材料等产业联盟,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探索建立“平台共建+资源共用+难题共治+成果共享”的协同创新模式;建设多层次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全力打造北欧产业园、以色列创新园等载体,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国际协同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设立、兼并、收购先进研发机构和孵化载体;建设链式化现代金融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基金小镇”建设,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人才银行”,开发“人才保险”。
着力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才生态先行区。构建全景式服务体系,开发建立一体化“人才智慧服务系统”,实现人才政策网上看、个人事项网上办、人才项目网上展、人才需求网上找、人才评审网上报,构建人才工作数智新生态;提升市场化运营质效,建设长三角人力资源(海门)产业园,打造集人力资源产业协同、高新企业培育孵化、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等为一体的服务链条;营造高品质发展环境,全方位打造适合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类海外”环境。拓展综合性载体空间,按照“阵地优、设施优、服务优、体验优”的“四优”标准,推动区镇因地制宜、因需施策设立一批功能各异、特色明显的“人才驿站”。
(来源:海门融媒体中心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