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过,“热度”不减。走进小河乡新河村的知墨画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二十多名农民画师正在宽大的画案上专心绘画,桌上的风扇轻轻地吹着,整个画室恬静而惬意。
蘸水、调墨、着色……52岁的詹秋明站在画案前作画,6平尺的画纸上,墨色已勾勒出或粗或细的线条,画笔随手腕灵动游走,一会儿功夫,一幅山水画的雏形便已跃然纸上。
这种6平尺的山水画,詹秋明一天可以画上六七幅,月收入达到4000多元。
在小河乡,像詹秋明一样的农民画师有460多名,他们忙时种田,闲时作画,成了乡村里的“艺术家”。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逐渐成熟的画室产业,小河乡全面打造湘赣边农民画室产业基地,成了有名的“农民画乡”。
转变
从农民到画师,画出美好生活
“以前种田是看天吃饭,如今在画室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时间还自由。”谈到现在的工作,詹秋明骄傲地向记者介绍,他是小河乡第一批农民画师,绘画5年,成了画室的老师傅,还带了不少徒弟。
2016年,小河乡开始探索“旅游+文化+扶贫”模式,在村里开起了乡村画室,邀请外地的绘画老师进村,免费教村民们绘画技艺。
小河乡新河村的知墨画室里,农民画师正在画案上专心绘画。
得知乡村画室招募学徒,詹秋明第一时间帮老婆报了名,“画画是个轻松活,比在工厂上班强多了。”但因为多种原因,詹秋明的老婆仅上了几天课就重回了工厂。不想错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他索性自己顶上了。
“说实话,以前字都写不好,现在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詹秋明说,刚开始学绘画时,他提起画笔就犯愁,光影、层次……这些概念要通过一支笔在画中呈现,让他觉得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不仅难,而且枯燥。”在学习的过程中,詹秋明想过放弃,但他知道,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不可能吃一辈子的体力饭,于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相比学艺初期的经历,詹秋明感慨:“现在一天不画画都会浑身不自在。”
5年来,农忙时,詹秋明就下田劳作,农闲时,就进画室作画。2020年年初,因为疫情,画师们将画案搬回了家,在家里作画,村干部定期上门收画。“这条路选对了,生计终于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詹秋明坦言,当画师后,随着画技的娴熟,他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越来越好。
“前不久学会了上色,现在,我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了。”詹秋明高兴地说,以前的生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守着一亩三分地,如今是放下锄头就能拿画笔,每天画山画水画美好生活。
蜕变
从贫困村到“艺术村”,画出村级特色产业
知墨画室里,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几十张画案,画室显眼处悬挂着一张粗具雏形的山石画,由近及远分布着层层叠叠、形态各异的山峦,视线开阔,景物层次的纵深感极强。
“先在画纸上勾画出山石的大体形状,再转动笔尖皴、擦,刻画出石头的纹路和阴阳面……”画案前,詹秋明正在耐心地为邱飞韩讲解绘画技巧。41岁的邱飞韩是詹秋明新收的徒弟,才来画室11天。两年前,因为意外,邱飞韩头部受伤无法外出工作,经人介绍她来到了这里学画。
“以前没接触过绘画,看着画纸脑子就一片白,詹师傅非常耐心,一直手把手教我,现在越画越有信心了。”邱飞韩说,绘画重新点燃了她对生活的希望,“康复那段时间一直没有收入,现在家门口就业,还有这么好的条件,真的太幸运了。”
据统计,小河乡有6个村级画室,为460多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这些农民画师的作品更是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从新河村出来,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小河乡乌石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风吹过稻田,泛起金黄色的波浪。不同于一般乡村的朴素,乌石村入目满是色彩斑斓的巨型油画。
枝叶茂盛的千年罗汉松、白鹭纷飞的小溪河、如梦如幻的美人鱼……临街的墙面,被油画精心点缀,让乌石村充满了艺术气息。2014年,乌石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这里没有肥沃的农田,也没有丰沛的水系,是典型的山区。2016年,乌石村因地制宜,独辟蹊径,引进了农民画室产业,大力培养农民画师,发展村级特色产业。2019年,乌石村再次紧跟市场,从国画向油画转型,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将全村打造成了一个集研学旅游于一体的“艺术村”。
绘画给乌石村带来了改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如今,乌石艺术街、乌石当代艺术馆、乌石创意画室成了热门打卡地。曾经贫困的乌石村,成了家家有画师、处处有亮点的“艺术村”。
巨变
从乡村到城市,画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水墨勾勒大江大河的力和美、油画妆点青山小溪的柔与雅……一笔一划,描绘着山水景色的千变万化和广袤农田的季节变迁。农民画师手里的笔,不仅画出了小河乡的原乡美景,还画出了蒸蒸日上的新发展。
缥缈写意的国画,用色大胆的油画,小河乡的农民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肯定,农民画师的作品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对生活的品味和追求也越来越高。结合美丽屋场建设,小河乡的村庄环境越变越美,基础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乡村旅游也越来越红火。
今年春节以来,小河乡小溪河“一河两岸”风光带的鱼鳞坝和叠水坝因亲水的创意设计,一跃成为“网红坝”,累计吸引了25万多名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乡村旅游的兴旺,又进一步助推了小河乡画室产业的发展。在知墨画室的体验区,游客们纷纷动手体验,绘就自己中意的水墨画;画师们刚完成的作品,被游客们争先预订;小溪河畔,美术爱好者正在采风写生……优美的原乡景致宛在画中,浓郁的艺术氛围令人着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画室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接下来我们还将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创意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壮大农民画师队伍。”小河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河乡正在打造“一心三区”,即建设乡村振兴交流中心,以及农民工艺画展示交易延伸区、主题文化商业区、创意设计孵化区,以推动农民画室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坚持文化振兴路径,不断唱响小河‘农民画乡’品牌。”该负责人表示,小河乡画室产业将不断夯实农民工艺国画基础,扩大油画和创意画的产业规模,主动“走出去”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对接城市资源,推动小河农民画进城展销,同时加强湘赣画室的交流,扩大品牌效应,打造湘赣边农民画室产业基地。
5年的时间里,小河乡的农民握着画笔,画出了一幅幅乡村发展的美人美事美景图,用色彩点亮了极具乡村特色的画室产业,用线条勾勒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一笔一划间,呈现了新时代农民用双手创造的美好生活,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也讴歌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新成就。
如今漫步在小河乡,一边是佳木葱茏的罗霄山,一边是碧水荡漾的小溪河。溪水潺潺、白鹭翱翔,屋舍白墙上遍布色彩艳丽的农民油画,家家户户门前鲜花怒放,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文明和谐的乡风也更加深入人心。一幅新农村的美丽新图景在这里缓缓绘就。
(本文发表于2021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