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在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圆满闭幕。在这场宿迁市年度“百场”职业技能竞赛的收官之战上,来自全省的24名选手激烈角逐,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将代表江苏省参加该项目的全国选拔赛。
人才是第一资源,技能人才更是开拓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2022年以来,宿迁紧紧围绕“6+3+X” 制造业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按照“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要求,创新打造“技能宿迁”人才培养品牌,出台《“技能宿迁”(2022—2024年)三年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岗位技能提升行动”“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产业人才自主评价行动”“百场大赛竞技行动”等十项行动,从人才培训、评价、培养、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等方面搭建技能人才成长的新舞台。
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宿迁已然成为群英荟萃之地,“工匠智慧”动能澎湃。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2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98.1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856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坚持以赛选才,“三百”技能竞赛培育优中强者
“人才就是竞争力。近年来,企业通过开展职工岗位技能练兵比武,选拔评价认定了中、高级服装制版师和缝纫工239人,实现了企业中、高级技能人才增幅56.2%。”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娟说。
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2022年,宿迁围绕全市“6+3+X” 制造业产业体和20条重点产业链,创新开展了“百企岗位练兵、百场技能竞赛、百万技能人才”活动,实行以赛促评,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大力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
2022年9月份,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圆满闭幕,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选手张成龙在学生组“机电一体化技术”赛项中夺得第一名,被授予“学生技能状元”称号,实现了宿迁在历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技能状元”“零的突破”。
通过技能竞赛激活技能人才“一池春水”。2022年,宿迁积极拓展新领域、新行业、新职业竞赛,组织申报、主办承办国家级、省级相关赛事活动。同时,在提升竞赛水平的基础上强化竞赛激励,强化世赛、国赛、省赛等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选拔、集训、保障、服务机制,通过实施“青苗计划”构建素质优良、实力雄厚的大赛选手梯队,鼓励企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活动,并将竞赛结果与技能等级认定相衔接。
据统计,宿迁去年全年成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比赛122场次,其中包括苏宿工业园区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等综合性比赛15场次,宿迁市工业互联网综合应用职业技能竞赛等行业竞赛42场次,大型企业“岗位练兵”活动54场次,承办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等江苏省选拔赛11场次。比赛职业工种涵盖了纺织服装、智能家电、酿造(酒)、“大数据+”等20条重点产业链近80%的专业类别,通过竞赛选拔评价中、高级技能人才达5326人。
深化产才融合,“数字人才”引领创新发展
2022年6月30日,全市首家数字产业学院在淮海技师学院挂牌成立,率先开启了服务数字经济建设、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征程。“数字产业学院开设了云计算技术应用、通信运营服务、动画制作、现代物流、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9个数字产业核心专业,设立5年制高级工班和6年制预备技师班两个培养层次,打造符合宿迁数字技能人才发展需求的数字专业群。目前,学院数字产业类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496人。”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郭宜勇说。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适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要求,打造高质量数字技能人才队伍,2022年,宿迁市人社局联合发展改革、工信、财政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在“大数据+”、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激光装备、高端家居等重点领域,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促进技能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数字技能创新发展高地。
突出市场引领培训。根据全市数字产业发展需要,将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0多个“大数据”专业工种纳入《2022年宿迁市高技能人才紧缺型职业(工种)及培训补贴标准目录》,对通过培训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给予1500—4000元培训补贴。
突出校企融合培养。鼓励企业与技工院校广泛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推动两所技师学院与中国移动宿迁分公司、网易传媒、京东信息、风云动画等数字化企业共建产教融合二级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开设数控加工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平面设计、电子商务、动画制作等专业,已招生培养1700余人。产业学院的建设将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占比100%、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100%、毕业生本地就业率100%。
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已培育数字技能人才6836人,为宿迁数字产业发展夯实技能人才支撑。
鼓励自主育才,给予企业人才培养最大“自由”
“现在企业可以按照生产实际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评价内容,更加灵活变通。”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负责人叶玲告诉记者,仅2021年,公司参加技能自主评价1290人次,取证后职工年收入增加到10.3万元,自主评价使企业和劳动者积极性被充分激发。
2022年,宿迁开展产业人才自主评价行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和作用,鼓励支持企业灵活运用传统考核、技能竞赛、业绩评审等多种方式,自主评价认定人才。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发制定评价标准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法、自主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到2022年11月,全市自主开发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规范等部、省级技术资源17项,组织180家企业开展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培训,新增备案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企业50家,评价各类人才3.8万人次。
此外,宿迁还贯通专技人才与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直接“认定人才”。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在技能岗位工作可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取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可分别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评价。全市已有560名取得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我取得过发明专利几十项,但由于我学历不高,参加正常考评无法取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去年按照相关规定,市人社局直接把我认定为二级模具技师,这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和鼓励,让我更加用心钻研技术,更好服务广大群众。”泗洪顾师傅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顾煜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