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扬州图景

2023年01月05日 07:31:0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全省上下正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努力交出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不负江苏人民期待的时代答卷。《江苏新时空》2022年12月18日起推出全媒体新闻行动《奋进现代化 江苏新实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环省行》,看各设区市如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扬州是个好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扬州的高度赞许,更饱含着对扬州发展的殷切期望。当前,扬州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扬州篇章。日前,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接受了江苏台记者的采访,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扬州新实践。

  夯实产业根基

  为现代化建设构筑“硬支撑”

  2022年,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扬州落地,势头非常强劲,光百亿元以上的签约项目就有9个,总投资近千亿元。同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扬州的经济复苏势头也很不错,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取得这些成绩,关键靠什么?这对未来扬州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呢?

  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

  2022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超出预期的多重压力挑战,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扬州全市经济发展取得新的业绩。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增幅居全省第1位;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出口总额增长24.2%,呈现出三次产业齐头并进、“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经济增长稳步上扬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快于全省、好于全国。

  特别是,我们以“攻坚突破”为鲜明导向,项目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2022年全年新签约总投资2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1个,其中5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各9个,数量创历史新高,产业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批重特大项目和“小而美”项目的纷纷落户,形成了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量,为现代化建设构筑了“硬支撑”;我们持续深耕实体经济,制造业规模总量、发展质态、企业转型、产业协同取得新突破,为现代化建设夯实了根基。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这两年扬州的发展,我们有四点深刻体会:

  一是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二是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1+3”重点功能区等国省重大战略中定位和谋划自身发展,积极把握机遇、分享“红利”,坚持以我为主、特色发展,在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中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三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不动摇,提升提振实体经济这个“硬实力”,抓牢抓好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

  四是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检阅了我们的干部,一批干部在项目招引、矛盾调处、为企业纾困解难等基层一线得到了锻炼历练,“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等创新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党员干部打好“对标赛”“擂台赛”的精气神。

  抓牢“六个突出”

  绘就现代化建设新蓝图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部署。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未来,扬州发展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将如何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不断赋予“好地方”扬州新的发展内涵和新的发展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重点突出抓牢以下六个方面:

  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努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

  突出促进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突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内在要求,进一步彰显扬州生态宜居名城的颜值和魅力。

  突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一重要任务,不断提升“三都”品牌的影响力。

  突出改革开放这一关键一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提效。

  突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目标,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对照“八个更”要求

  更好增进民生福祉

  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如何更好地保障民生?

  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视察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我们深刻认识到,“好地方”的根本追求就是要让“人人都有好生活”。我们将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照“八个更”的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不仅物质富足而且精神富有。

  围绕“有更好的教育”,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质量稳定在全省第一方阵,推动在扬高等院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加快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设和江苏戏剧学院建设。

  围绕“有更稳定的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积极拓展和增加高质量就业岗位,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打造高质量就业示范城市。

  围绕“有更满意的收入”,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确保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高于省均水平。

  围绕“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针对特殊群体和急难群众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各类慈善机构的作用,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

  围绕“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着力打造上下联动、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

  围绕“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建立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可持续发展,高标准滚动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让扬州人民的居住条件一年更比一年好。

  围绕“有更优美的环境”,加快推进“水美扬州”“蔚蓝扬州”“净土扬州”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着力建设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公园城市。

  围绕“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统筹实施文化服务提升工程、优秀文化润民工程和名家名品打造工程,着力推动城乡基层文化设施资源均衡配置,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乡村,持续深化“书香扬州”建设,加快建成城乡“十分钟文化生活圈”。

  在张宝娟心中,现代化的扬州是什么样的?

  此前,江苏台记者深入在扬建设生产的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大运河非遗文化园等地,一起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扬州图景。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然 亓晨 朱贺庆 李扬 谢豫 王健安 俞铭义 综合|扬州中心站 王泽坤 扬州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