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物种534种 镇江长江豚类保护区陆域生物“家底”摸清

2023年01月12日 17:46:5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记者今天(1月12日)从江苏省林业局获悉,经过两年的监测调查,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陆域生物“家底”摸清:共发现陆生物种534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整体状况属于中等水平,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物种较丰富,特有属、种较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呈现高度丰富, 形成了《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对策示范研究成果报告》。

  2020年,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了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启动镇江豚类保护区陆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地点位于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陆域及岸线湿地范围,涵盖镇江市润州区、丹徒区和扬州市广陵区,项目实施区域总面积为16.62平方公里。旨在重点掌握豚类保护区内陆域生物资源现状,分析生物多样性变化因素,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措施,提升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此次监测调查,共发现高等植物野生种73科182属272种。其中,焦北滩植物的物种数量、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明显高于江心洲、高桥等其他区域,说明焦北滩的植物多样性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焦北滩具有次生林、湿地、内部河流等多种生境类型,较保护区其他区域生态修复程度高,人为活动干扰很低,使得该区域成为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地。调查还发现了7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别是苏铁、银杏、水杉、胡桃(核桃)、樟、榉树和野大豆。其中,野大豆为此次调查发现不多的野生珍稀种群,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陆生脊椎动物方面,此次调查共记录两栖动物1目3科4属5种,分别为泽陆蛙、中华蟾蜍、金线侧褶蛙、黑斑侧褶蛙、饰纹姬蛙;实地发现6种爬行动物,分别为多疣壁虎、赤链蛇、乌梢蛇、红纹滞卵蛇、黑眉锦蛇和短尾蝮;调查到鸟类128种,其中东方白鹳、白鹤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小天鹅、鸿雁、棉凫、鸳鸯、黑翅鸢、黑耳鸢、凤头鹰、赤腹鹰、松雀鹰、苍鹰、灰脸鵟鹰、普通鵟、红隼、灰背隼、红脚隼、游隼、水雉、小鸦鹃、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白胸翡翠、云雀、画眉、震旦鸦雀等25种鸟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实地调查到哺乳动物共计11种,其中刺猬、草兔、华南兔、黄鼬、狗獾、猪獾6种已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此外,实地还采集到陆生昆虫物种数112种,隶属于10目56科108属。

  “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种类较丰富,包含部分较珍稀的物种,暗示较为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重点保护对象——长江江豚被发现的数量和频次也比以往大幅增加。”课题验收组认为,几年前豚类保护区内存在违规建设的项目,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导致外来生物的入侵。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相关问题后,违法建设最终被取缔,并同步实施生态修复。经过此次调查发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修复,整个生态系统结构也得到了恢复。“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调查发现部分外来入侵物种等,这些都说明了豚类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恢复,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鹏 编辑/徐玮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