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潜鸭
鹬浪
高宝邵伯湖是扬州最大的自然湿地,各种湿地鸟类翔集于此。如何保护这些湿地精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昨从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站(以下简称野保站)了解到,自2019年在邵伯湖启动“护鸟天眼”建设起,扬州不断完善这一系统建设,目前高邮湖和宝应湖的“护鸟天眼”已全面建成并启用。在“天眼”的加持下,高宝邵伯湖扬州水域的湿地鸟类将越来越安全。
湖区很“神奇”
各种湿地鸟类翔集于此
高宝邵伯湖是高邮湖、宝应湖和邵伯湖的统称,面积有144万亩,大部分水域属于扬州管辖。
从候鸟迁徙路线中,扬州是东部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作为扬州面积最大的自然湿地,高宝邵伯湖自然成为这一重要通道的重要“驿站”。
入秋以来,鸟友们在湖区记录了大量的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有黄胸鹀、东方白鹳、白头鹤、青头潜鸭等多种。
“一次去湖区拍鸟,一片湖草中突然飞起一群鸭子,当时没在意,以为是普通的鸭子,回家后整理照片,发现竟然是一群青头潜鸭。”扬州摄影家协会野生动物和鸟类分会会员钱治华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在湖区拍摄到青头潜鸭的情景,“此后每年冬天只要常去,都能发现它们。”
在高宝邵伯湖封湖禁渔后,湖区的鸟情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去年入秋以来,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在湖区越冬的鸻鹬多于往年。”钱治华说,如反嘴鹬、黑腹滨鹬、斑尾塍鹬、黑尾塍鹬等,数量都非常庞大,因此在湖区很容易就能拍摄到“鹬浪”。
鸻鹬类鸟类之所以在湖区“反常”增多,一方面是湖区水位比较低,浅滩多,吸引了喜欢浅水滩的鸻鹬类鸟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湖区的良好生态。
除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和鸻鹬类鸟儿,秋冬季节,鸟友们还先后记录了很多鸟儿,成群的鸬鹚、红嘴鸥以及各种野鸭等。
湖区不仅秋冬季节候鸟种类和数量可观,夏季的候鸟也非常可观。钱治华说,2022年初夏,他在湖区发现一小群白翅浮鸥,而到了盛夏季节,他再次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上百只,“往年,湖区白翅浮鸥只偶尔可见。”
在钱治华看来,湖区很“神奇”。正因为如此,常在高邮湖拍摄的他,将在高邮湖拍摄的鸟类图片,以“神奇的高邮湖”为题发表在朋友圈。
既是“候鸟驿站”
又是栖息地和繁殖地
鸟类有留鸟、候鸟和过境鸟的区分。留鸟就是一年四季在该地都可见到的鸟,在湖区,最有名的留鸟就是震旦雅雀,曾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雅雀,在湖区有着稳固的生态位。
候鸟有夏候鸟和冬候鸟之分。夏候鸟就是春夏来到扬州并在扬州繁殖的鸟类;冬候鸟就是冬天来到扬州越冬的鸟类。湖区常见的夏候鸟有鹭科鸟类、须浮鸥、“水上凤凰”水雉等;常见的冬候鸟有各种野鸭、红嘴鸥、鸻鹬类鸟等。
过境鸟就是只过境湖区的鸟类,它们或从湖区飞过,或在湖区作短暂停留。对这一类鸟而言,湖区就是它们的“驿站”,如黄胸鹀、紫背椋鸟、东方鸻等。
“天眼”护鸟
也是科研科普系统
野保站负责人曹兆阳介绍,邵伯湖“天眼”启动后,在候鸟迁徙季节,通过高清公共视频,他们能清晰看到湖区鸟类状况,同时根据“天眼”提供的信息,第一时间了解湿地鸟类是否安全,“可以说,‘天眼’在护鸟这一环节起到了重要作用。”
“护鸟天眼”的良好功能,也推动了高邮湖和宝应湖的“天眼”建设。曹兆阳说,目前高邮湖和宝应湖的“天眼”也已完成建设并启用,在保护湖区鸟类上它们将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我们自己建设安装的高清公共视频外,‘护鸟天眼’系统还接入了高宝邵伯湖渔管办等单位的公共视频。”曹兆阳表示,经过进一步完善后,湖区的“护鸟天眼”可以全方位覆盖湖区,起到更好保护湿地精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