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窗花、写“福”字、包汤圆……每逢传统春节来临之际,纷繁多样的年俗活动,承载着家庭对于和谐美满的向往,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午,记者来到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的林怀喜家时,恰巧看到他在挂灯笼。红色代表喜庆,圆圆的红灯笼也蕴含着阖家团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除了挂红灯笼,林怀喜还向记者展示了一项鲜有人知的传统民俗——打元宝墩。打元宝墩是汉族民间的一种除岁风俗,用豆篓儿,也可用小蒲包,把石灰粉装进其中再往地上敲,因留下的图案形似元宝而得名。
林怀喜说:“这是很早以前老祖宗传下来的,打元宝墩子也代表着五谷丰登,另外就是希望新的一年避凶化吉,材料用的石灰比较实惠,也能起到一定消毒的作用。”
逢年过节,最兴奋的要数孩子们。写“福”字、剪窗花、打元宝墩……孩子们模仿大人的动作,也因此明白了蕴含其中的美好寓意,祈福来年平安顺遂。
小朋友王蔓菱说:“我最喜欢过年的气氛啦,特别是在老家,这里我可以蒸年糕,做糖葫芦,可以跟好朋友们一起写‘福’字,这真是太好啦。”
孩子们灵动的脚步、书房里的欢声笑语、厨房里的烟火气,都在提醒着我们,年味一直都在。它,是凝结在舌尖、记在心间的一种味道,更是期盼喜悦温馨、迎春纳福的一种心情。
(来源: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薛苏阳 通讯员/封思强 严宇旸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