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现代化|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更大力度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01月16日 21:21:0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在突出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虑。江苏科教资源丰富,更应当在全国创新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更大力度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思考和广泛讨论。

  在江苏省两会召开前的1月12日,位于南京的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发布了“网络内生安全试验场NEST2.0”“国内首款内生安全200G DPU芯片”“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网联系统T-BOX”3项创新成果,针对当前的网络安全热点给出了最为前沿的技术解决方案。

  从2018年成立以来,紫金山实验室在未来网络、普适通信和内生安全研究领域相继发布了10多项全球首个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科技创新平台是优质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建更多国家级平台载体,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让江苏成为更多创新成果策源地。 

省人大代表 卞正富

  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卞正富告诉记者,眼下,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打造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就正在积极建设重大科研设施:“借助云龙湖实验室这个平台研发的新技术还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产业,比如地下空间开挖的装备、通讯乃至健康等领域。我们还能借助云龙湖实验室的平台把中国矿业大学的教育资源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载体。”

  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江苏省两会期间,不少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主动找到高校的“技术咖”,一起探讨技术问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1月16日上午,几位企业家代表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郑永安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企业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渴求,让郑永安代表感到,在加强基础研究和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高校责无旁贷。

省人大代表 郑永安

  郑永安代表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要不断地调整课程体系、专业体系,该淘汰的淘汰。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扶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以及碳达峰与碳中和等研究院所、学院的成立,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培养学生方面,要支持学生们进行讨论式教学、投身科技创新,也要支持学生们进行国际交流。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创新的内涵,那就是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能够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有动手能力并把它付诸实践。” 

省政协委员 吴铁俊

  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对于江苏省政府报告中提出的“以高质量教育涵养源头活水”,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吴铁俊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充分利用智能化、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让“有教无类,因人施策”做得更好。

  “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拔尖创新人才。 ” 吴铁俊表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与会的不少代表委员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他们中有企业研发人员、高校老师、管理人员,还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中,只有每个人勇于担当,保持创新冲动,坚定创新自信,才能让科技创新的“盆景”变成实实在在的风景。

省人大代表 周东山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周东山说:“作为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我们更是要进一步致敬前辈学者自强报国之志向、决心、能力和成就,认识钻研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 

省人大代表 李俊

  “民营企业需要去闯一闯,只有去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去在一些新的领域去拓展,企业才有未来!”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新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李俊表示。

  (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徐仁飞 缪鹏程 沈杨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