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经结束。这两天走进办公室,大家状态调整得怎么样了?怎么样才能够迅速“满血复活”并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来呢?我们请心理医生给大家支支招!
刚开工,就有不少市民到医院心理科报到。医生表示,从假期到复工,节奏变化后大家要允许自己不舒服,出现“节后综合征”先不要过度恐慌。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萁君说:“今年春节以后的综合征应该跟往年不一样,因为有三年的新冠疫情。大家在春节的时候团聚欢乐,现在要回到岗位上面去。门诊咨询确实比较增多,大家好像不想上班、不想去上学,心情不太好,这叫心理反应;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感觉到处不舒服了,这叫生理反应。其实有一个大家更加关注的,我们叫社会功能。怎么觉得能不去上班就好了,或者说是上了班以后就觉得没劲、不想干,还想休息,这是社会功能状态受到了影响。”
自我调节时,医生总结为8个字,“吃好睡好,表达倾诉”。李萁君表示,要尽快的调整作息时间,没有什么比休息、睡眠更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饮食。这两个是生理健康的基本的保证。
节后,饮食上尽量规律、清淡,适当运动也能调整身心。如果自己感觉到不适,可以直接和朋友、家人倾诉,适当“吐槽”有利于排解负面情绪。
李萁君说:“回到工作岗位、回到学校,回到人群中去了以后,我们可以相互交流沟通表达,对我们适应节假日综合症是非常有用的,表达我不舒服。实际上,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一样。对于我们来说,各种各样的反应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同。如果一两周后还是无法自我调节,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李萁君表示,求助于专业人员的一个指标,就是当你的情绪、睡眠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去求助于专业人员。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汤安佶 吴红鲸)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