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位于茅山革命老区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磨盘山革命遗址群等红色景点,每天人流如潮。丰富的红色文化盛宴让游客们在旅途中感悟榜样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诗和远方”的完美融合让革命老区凭实力“圈粉”。据统计,整个假期,累计超13万人次来茅山游览,创历年新高。
品读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精神
来茅山革命老区缅怀英烈、感受红色圣地独特的春节氛围,已经成为近年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热门选择。“我们一家四口特意在大年初一赶来茅山,就是想感受这里的春节氛围,体验红色之旅,重温红色历史。”上海游客秦先生说。
在纪念馆基本陈列展厅内,来自南京的王女士一家正在一处文物展柜前驻足参观。她边看边指着展柜里的文物教育孩子:“你看,过去新四军所用的武器和生活物资多么简陋。但是他们却打了那么多胜仗,靠的就是顽强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平安和谐的春节氛围与厚重生动的红色文化深度交融,游客通过丰富的文物,重温了红色历史,感悟了红色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血脉得到赓续和传承。
革命文物是红色旅游最重要的载体。据介绍,为了丰富红色旅游内涵,镇江市文物局和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高度重视文物征集和保护工作,精心守护红色家底。2022年,组织完成了馆藏90件(套)珍贵文物精细化建档工作,申报1处革命遗址和20件(套)革命文物成功入选第二批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此外,协助央视拍摄的《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以生动鲜活的叙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诗和远方”的高质量融合提供了内涵支撑。
丰富文旅产品 优化服务供给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孙志军认为,红色旅游要火“出圈”,必须深挖红色资源禀赋,不断优化服务供给,给游客观众更多“非到红色茅山一游不可的理由”。
在纪念馆二楼专题陈列展厅,该馆于2022年11月特别策划的年度第三场原创展览《文·士——新四军中文化人图片展》正在展出。展览精选珍贵历史图片123幅,从新闻报国、歌曲风云、曲艺号角、热血文学、诗歌嘹亮、笔画刀枪、烽火影像等七个方面,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新四军文化工作者赤诚的爱国之情。书卷气和英雄气的碰撞交织,令观众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位于茅山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心的红色旅游书屋给留宿于此的游客多了一种休闲的选择。“原来新四军是这样过春节的啊,太震撼了。”来自无锡的一位小朋友捧着一本《铁军》杂志,激动地向他的爸爸妈妈讲述着书中的内容。茅山红色旅游书屋是一项惠民公益项目,拥有纸质图书3000多册,同时还配备了10部电子书阅读器,进一步提升了阅读体验感。
“您好,请排好队,不要拥挤,谢谢配合。”“您好,景区内防火,请您移步专门的吸烟区域,感谢支持。”春节假期,“红马甲”随处可见,文明服务志愿者为老区增添了别样的温暖。在景区游客中心,志愿者们协助维持现场秩序,保持通道畅通,引导游客有序上车。在各景点,志愿者们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文明旅游。纪念馆等处设立的志愿者服务台为游客们提供了热水、雨伞、针线包、应急药物等服务。“红马甲”助力“开门红”,让茅山革命老区更美更有温度。
立足地方特色 推动文旅融合
前期受疫情影响,文旅市场亟待复苏。春节假期,茅山革命老区充满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为市场复苏提供了契机。
在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下的胜利广场,数十面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游客或捧着鲜花在陈毅、粟裕铜像前深深鞠躬,或爬上纪念碑所在的望母山顶,俯瞰老区旧貌换新颜。“真是太奇妙了,没想到这军号声如此真实、清晰、嘹亮。”安徽游客张先生对于纪念碑“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这一神奇现象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欣喜地将这一神奇的声音录在手机里。
在磨盘山中的革命遗址群,不断有自驾游的游客们在新四军修械所、医疗所遗址附近停车并参观、拍照留影。“我们是在网上看到相关报道后才得知这里有革命遗址。来到这里,一方面可以欣赏山水田园美景,另一方面可以接受红色教育。附近的农家餐馆、民宿还提供丰富的特色农家菜。茅山的红色旅游确实有实力‘圈粉’。”浙江游客朱先生一家对于此次茅山革命老区自驾行十分满意。
不只于此,2022年,在镇江市文广旅局和茅山景区的支持下,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进一步打造文旅融合亮点工程,实施并完成了许维新烈士故居保护项目,用红色旅游点亮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