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地党政主官带队出访 传递了什么信号?| 评新而论

2023年02月09日 23:53:2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几天,江苏几个地方党政主官纷纷带队出访洽谈招商,引发了关注。据当地媒体发布,2月7日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赴香港展开经贸合作交流,市委书记韩立明在活动上视频致辞,市长陈之常带队;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率团赴深圳对接资源要素;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率队赴北京拜访洽谈。江苏多地“不约而同”出访省外,纯粹是一种巧合,还存在某种必然,去的目的地有哪些,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待小苏为您一一分析。

  今年1月28日,也就是节后上班第一天,江苏省委常委会就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做好一季度工作,释放出“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强烈信号,还特别要求“千方百计招引实施高水平项目”。小苏认为,“千方百计”这个词,涵义很深、分量很重!

  不久前召开的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动员会,又进一步提出“要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对接央企、知名民企、重点外企,紧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瞄准高精尖领域、聚焦先进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发力”。

  可见,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此已有部署,而这三座城市是在抓落实上踩准了步点、走在了前面。

  更进一步看,党中央强调“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江苏多次会议上,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要全力支持鼓励“四敢”。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干部敢为”是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政主官充当起“一号招商员”,主动带队走出去,正是对“四敢”要求的生动践行。

  对于三个城市的目的地,小苏发现了一些特点。南京去的香港,是其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徐州去的北京,央企和科技型企业云集,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而常州去的深圳,是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资本运作高地、民营企业发展高地。北上南下,三地的安排十分巧合地对应上了省里的要求:“积极对接央企、知名民企、重点外企”。

  招商重点是什么?细数行程安排,可见其中用心。

  在香港,南京举行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业扩大开放(港澳)推介会。为什么重点聚焦服务业?小苏注意到,不久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授予南京104条高含金量开放政策。政策有了,项目哪里来?南京把目光投向香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享誉世界的服务业发展高地,贸易、航运等龙头企业云集,金融业态发达。南京市长陈之常在推介会上表示,要把南京作为“香港服务”抢滩内地市场的前沿阵地、辐射长三角的总部基地,在合力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中抢占发展先机;在跨境投融资、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深度合作,拓展金融市场的新蓝海。会上,宁港两地还签约了一批项目,其中七成是服务业项目,涉及金融、商贸、科技研发等方面。

  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在北京先后考察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央(国)企。为什么徐州对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如此关注?作为昔日中外闻名的“煤城”,国务院2021年将徐州纳入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城市重点支持城市规划,明确支持徐州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眼下,徐州抢抓产业风口,把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三大优势创新产业集群之一加以打造。反观这些企业在能源投资建设、矿产资源开放等领域长期深耕,技术优势明显,资源实力雄厚。双方优势互补,将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壮大,推动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实现共赢发展。

  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这里密集拜访比亚迪等多家新能源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围绕核心技术突破、扩大投资规模等方面谈合作、取真经。作为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五,投资热度全国第一的产业“新星”,常州定下目标,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市值是地区经济的“晴雨表”,目前常州上市后备企业数量达411家。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行程期间,陈金虎还在深交所见证了常州第90家上市公司创业板敲钟,并与深交所相关负责人座谈,希望不断拓展和增强与资本市场战略合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全力推进资本市场“常州板块”扩容提质。

  从这三地招商引资的方向看,项目注重向“新”挺进、向“大”攀升、向“链”延伸、向“群”集中的态势十分明显。小苏认为,随着这些项目纷至沓来、落地见效,必将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要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可以想见,一直以“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为目标、为使命、为责任的江苏,会有更多地方行动起来,千方百计加快拼经济的步点和节奏,合力推动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来源|“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罗聪懿

  图片|南京发布 常州发布 视觉中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