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场评议会’上,村民提了七八个问题。我们给每个问题都定了完成时限,按计划一件一件落实,一件一件解决。”春节刚过,江苏省泗阳县王集镇花井村党支部书记胡栋就带人绿化补植,修复古井,编排楼号,忙得不亦乐乎。
胡栋所说的“广场评议会”,是王集镇为“尊重民意、服务民需、优化民生、发挥民治、保障民享”而进行的一项基层治理创新。近年来,王集镇要求各村每年召开两次由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广场评议会”,把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议权交给村民,以此转变干部作风,促进乡村振兴,密切党群关系。
工作向村民汇报,问题请村民评议,是“广场评议会”的一大亮点。春节前夕,在花井村的“广场评议会”上,胡栋向村民亮出了2022年成绩单: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成“锋花帽业”加工点、小区外立面改造、路灯架设、铺设道路等。他的话音刚落,几位村民接连站起来发问质询:“村里的古井何时修复?”“三个乡镇交界处的道路何时畅通?”“小区没有楼栋号,村民常常摸错家门,怎么办?”当着镇党委书记、驻片领导、驻村干部的面,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被抛向主席台。
提问不绕弯,质询不留情,“广场评议会”成了“当面锣、对面鼓”的质询会。村民质询的问题,镇村干部都能认真回答,做到问题有处说、矛盾有人解、事情有人办。针对三个乡镇交界处道路不通的问题,王集镇党委书记林正国现场答复:“虽然镇里修了不少路,但偏远交界的地方仍然有遗漏,镇里将加大偏远“断头路”的建设力度,把你说的路段列入新一年计划。”
倘若村民提出的诉求,村干部不兑现怎么办?王集镇要求,每次召开“广场评议会”,村民要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村干部进行打分“画像”,并将评定结果装入个人档案,作为评先提拔的重要依据,倒逼村干部转变作风,自我加压,服务群众。
就这样,王集镇的“广场评议会”越开越热乎,越开越受欢迎。干群之间不再“隔着肚皮猜”,逐渐走出村级治理“双向发力”的新路子。自建立“广场评议会”机制以来,王集镇27个村居,累计征集民意诉求382件,办理完结率96%以上。
今年,王集镇所有村居根据问题轻重缓急,公开公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路线图”,接受村民监督。因路面拓宽,新华村梁圩、畅庄两个组的排灌水系被堵塞400米,影响了100多亩地的生产用水。春节后,新华村党支部书记陈照迅速找来挖掘机疏浚。在花园村,道路亮化等是村民关注的焦点。这两天,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张东武根据村民建议,测算路灯总数,规划路灯走向,争取尽快完工。
走在王集镇,“广场评议会”引发的效应显而易见,既体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又建强了组织,转变了作风,优化了发展。村民祁国连夸赞道:“这种评议好,巷口扛木头直来直往,我们什么问题都能提,提过的问题也能被解决,好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