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英烈事迹 传承红色基因!雨花英烈后代深情诵读致敬先辈书信

2023年02月16日 18:15:3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2月16日)上午,雨花英烈陈君起烈士孙女——67岁的曾见成女士专程从深圳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为奶奶陈君起以及同在“四一〇事件”中牺牲的谢曦烈士献上了鲜花,并诵读了为雨花英烈谢曦撰写的一封书信,了却了父亲在世时的一个心愿。

  “亲爱的谢曦伯伯,您还记得当年有一个您称为‘小弟弟’的少年吗?我就是那个少年的女儿,我是曾见成。父亲跟我讲过,您与他的往事......”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二楼,曾见成夫妇为两位烈士献上鲜花之后,诵读了为雨花英烈谢曦撰写的一封书信。曾见成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听父亲讲述奶奶陈君起的英勇事迹。

  1885年,陈君起烈士出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因不满封建婚姻,陈君起逃离家庭,进入上海务本女塾读书,接受了民主启蒙和爱国思想熏陶;毕业后,她来到南京一所小学任教。在共产党人谢远定等人的影响下,陈君起思想不断革新,最终步入革命道路。1924年上半年,陈君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家也成了中共南京党组织的机关和通讯、联络地点。此间,陈君起积极从事妇女工作,参与社会运动。1927年4月,陈君起、谢曦等10人被国民党杀害,壮烈牺牲。

  曾见成的父亲因母亲陈君起的革命工作关系认识了谢曦烈士,虽然只和他见过4次面,但感情深厚,每每谈及,都热泪盈眶。曾见成回忆道:“谢曦烈士被捕之后在狱中给我父亲写了一封信,除了勉励我父亲努力前进,他还说在天津有个老母亲,生活比较困难,他又是独子,希望我父亲能筹集80块钱给老母亲寄去,我父亲那个时候才14岁,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法寄。这件事我父亲十分内疚,因为没能为烈士办最后一件事。”

  眼下,雨花台梅岗正值烂漫风光,满园梅花扑鼻香。梅花自古以来便象征着铁骨冰心和清雅高洁。第一次被捕入狱期间,陈君起烈士寄意丹青,在一幅梅花图上,提笔写下了——“瘦梅虽老,犹鲜艳耐寒”,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革命情操,而这样的英烈精神也在曾见成家中世代传承。

  曾见成说:“每一次来我都会觉得他们当初为了中国解放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境界,我非常敬佩。这次来南京,一是替我父亲还一个心愿,再一个就是我也有几年没来过雨花台了,我想祭拜一下我奶奶,我认为来南京看看梅花可能比去其他地方看更有意义。”

  此次曾见成的口述资料也将被列入“红星计划”。据了解,2019年,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发起了“红星计划”文物史料征集活动,征集范围为与雨花英烈相关的史料及文物,包括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重要实物及口述史料,以及与雨花台烈士陵园历史沿革相关的重要实物、文献资料、影像资料。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红星计划”项目工作人员徐文婷说:“我们开展红星计划,更多的是抢救性地挖掘烈士资料,现在发动全管理局,烈士亲属,还有档案馆,党史馆等全社会力量,广泛征集烈士遗留的珍贵文物史料。‘红星计划’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烈士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以此为契机,把雨花英烈的事迹研究好、宣传好、传承好,让这座蕴含家国情怀的精神宝库发挥更大作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江苏新闻广播/彭迪帆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