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号称解锁南博新玩法的"集章"路线攻略火了。传统的参观,一般是按照文物或者展馆为主线的参观顺序,而"集章"玩法,是打卡收集分布在不同场馆的特色印章。寻章过程就像另一个版本的捉迷藏,让我们的文史之旅多了一些趣味。
今天(2月19日)一早,南京博物院的几乎所有场馆里,都涌动着许多集章打卡的年轻游客。他们拿着精挑细选的明信片或者纪念册,排着长长的队伍,有的埋头欣赏已收集到的印章,有的和小伙伴讨论分享。
游客王甜说,她大概9点多10点进馆,基本上都在排队,收集了将近十几个章。最喜欢的是南博建筑的印章,因为它比较有特色,而且有个南博的徽章在这儿。
这位从山西远道而来的小伙子,已经在南京几个著名景点游览过了,各个景点的印章也收集了满满当当,今天特意来到南博集章,回去后,这本厚厚的纪念册,能让他时常想起南京的美好印象。
从历史人物到特色建筑、从诗句、到异形图案,再到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文物形象…… 每个南博印章都有独特的含义。竹林七贤,绝妙在姿态神情各异,让魏晋风骨有了具体形象;傅抱石"二湘图",美在诗意缥缈、古典婉约,大雅斋瓷器的葵菊,枝蔓婀娜,精致细腻。年轻人热爱集章,爱的其实是印章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南京博物院文创部副主任连凯表示,包括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民国馆,每个馆的章都有各自的特色。印章也是会按季节、按季度更换,比如准备在下一个季度推出莫里斯展,后面就是推出院庆90周年印章,春节系列会推出龙年印章,想通过这个预热下春节氛围。印章是依托馆藏元素,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文物去开发的,有一些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承的价值,观众带回去有种对传统文化再熏陶的氛围在里面。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许莹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