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间送教五万多公里 他们为重残儿童照亮求学路

2023年02月27日 17:20:3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时光流转,岁月洗礼,“雷锋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焕发出新的魅力。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坚持“特殊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创立“行走之光”志愿服务项目,8年间送教五万多公里,为重残儿童照亮求学路的事儿。

  “跟老师说梅花,梅花,对梅花,冬天来了。”涛涛幼年患脑瘤,术后视力下降,常年化疗。三年前,葛明丽开始为涛涛送教上门。

  葛明丽老师告诉记者:“我们有时候会重新翻看第一次送教时候的照片,他个子还没那么高,没那么壮。在我们和他的互动之间,他其实能感动我们,是一个互相成长的过程吧。”

  三年送教让涛涛进步显著,性格也开朗了很多。

  涛涛的母亲季火平说:“像我们家孩子就是他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说心里话挺感激他们的。”

  “行走之光”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于2015年9月,面向通州区域内无法到学校学习的适龄重残儿童,提供基本认知、生活适应、康复训练及政策咨询与宣传等服务,保障适龄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吴爱琴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孩子我们只有一个名字,或者是只有一个家庭的地址,连个电话号码都没有。我们刚开始走访摸排也花了很大的力气,我们到处找村干部,有时候还请警察来帮忙,找村医等等,把这些孩子全部都摸清楚。”

  8年来,"行走之光"志愿服务项目累计送教达12000多人次,上门送教里程达50000多公里,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12000小时。8名学生成功转衔至特殊教育学校学习,6名学生接入普特学校远程同步课堂,28名残障儿童配置了适合的康复辅具。目前仍有52名适龄重残儿童接受服务。"行走之光"志愿服务团队也在不断壮大,由最初的8人发展为50多人。

  吴爱琴说:“送教上门对这些孩子来说,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让他们有了班级的这种集体感,他们是非常开心的。”

  葛明丽表示:“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特别是有的孩子能够返回到学校,或者说有的孩子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我们觉得这也是我们做这项‘行走之光’送教上门的动力。”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倪习娟 王教群 南通台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