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文,对2020-2021年度无偿献血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地区、单位、部队和个人予以表彰,扬州港航航闸运行调度中心闵福林同志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无私奉献,传递爱心。闵福林,是扬州港航航闸运行调度中心运行操作一工班班长,中共党员,无偿献血24年。自1998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累计捐献全血2100ml,成分血35次,累计折合献血量约13700ml,总共献血41次,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献血达人”。他曾先后多次获得由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
1998年闵福林同志在浙江当兵,那年长江中下游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所在部队受调开赴安徽安庆抗洪抢险一线。期间,安庆血库告急,他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第一次参加献血,献了300毫升。从那以后参加无偿献血成了他每年的习惯。
2001年他从部队退役,转业安置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船闸管理所工作。他依然坚持每年献两次全血,每次300毫升。
2018年10月,他到扬州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在等待验血结果时,工作人员对他说:“你的血管较粗、弹性好、体重又重,满足献成分血的所有条件,能不能改献成分血?血站很缺成分血。”所谓成分血,就是血小板,这是大出血和化疗病人所需要的血,临床使用很广,需求量很大。他毫不犹豫地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当天就改献成分血。由于成分血的捐献周期是一个月,所以此后他基本上每月都会前往中心血站。除了极少次数指标不合格外,他每个月都要被扎上两针(一针检验血液是否合格、一针正式献血),献上两个单位的血小板,相当于400毫升的血液。
船闸运行调度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大家都是二十四小时轮班制,轮流休息,常常需要夜里上班,像他这种特殊情况正常单位可以照顾休息一下,但是他为了不影响其他同事体息,每次献血后都不告诉单位。常常白天献血,晚上去上班。一些亲友常常劝他:“我们体检扎针抽血都怕疼,你一个月就要扎两针,还抽那么多的血,用那么粗大的针头,我们想想都疼……爱心献过了,适可而止吧。”可是他常常回答说:“我当过兵,又是党员,在部队养成献血习惯,身体好,这点疼怕什么?只要我的血还能用,我可以献到60岁。在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不仅自己要健康快乐,而且还要帮助别人健康快乐。只要有能力,就去奉献,去做那一股山泉,汇向大海。”
逆行而上,践行使命。2021年7月,扬州发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他积极响应市委抗疫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积极投身到抗疫战斗中去,到任务最繁重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率先加入“社区党员先锋突击队”,到邗江区竹西街道安平社区报名当一名志愿者,统计居民人数,发放核酸检测卡片,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他借鉴平时工作中放船过闸的经验,协助社区划分核酸检测时间段,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到每户每人,劝导居民不聚集、戴好口罩、保持1米线距离,有序规范检测,协助老人扫码注册,每天忙的不可开交,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听取社区安排,与居民有关的每一件事,都细心妥帖的沟通好安排好,每天讲的口干舌燥,35度的高温下,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依然精神抖擞,“我当兵出生,身体素质好,精力充沛,再忙再累,补一觉就好了”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坚守岗位,模范带头。生活中,闵福林同志无私奉献、热心公益、面对疫情逆行面上。工作中,他身在一线爱岗敬业,遵守纪律,服务船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021年运调中心刚组建,一线操作人员欠缺,他主动申请从芒稻船闸调入运调中心,带领一帮80、90后从统一调度系统、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各现地船闸运行规定等进行培训学习,作为一名有20多年操作经验的老同志,时刻叮嘱年轻同志,要根据各船闸的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细心操作,积极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工作中对班组同志严格要求、加强管理,生活中对同志们关心厚爱。他的老家在淮安金湖,父母都已年逾八十,但每到春节、五一、十一这样的小长假他都却主动揽下值班工作,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给了班组其他的同事。
老闵工作中是一个一心为他人着想,全心全意为船员服务的“老黄年”,生活中也是一位处处带头、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党员模范,多次荣获“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的获得,他总是常怀感恩之心,说“是党和单位的培养,给了我各种学习的机会,才有了现在的我。”
(通讯员/刘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