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春天:朝乾夕惕挑大梁丨半月谈

2023年03月02日 14:26:35 | 来源:半月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2年终岁末,苏州、南京等地纷纷包机赴海外,企业稳订单,政府忙招商;2023新年伊始,“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号角吹响,江苏出台42条政策举措促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勇担“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

  万象更新的江苏大地,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从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到肩负“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江苏始终沿着指引方向,自觉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勇挑大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纵贯天地的太空电梯、惊险刺激的空战对抗、霸气外露的巨型机械……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许多可行驶、可作业、可变形的“UEG(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都出自中国工程机械领导者江苏徐工。

  “发车!”银幕之外,不久前,在徐工超大吨位装载机数字化制造基地,24台装载机整齐列队,即将奔赴海外。来自“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州的“大家伙”,正在全球市场展示“硬实力”。

  科幻梦想与中国制造共同打造的重工业美学,是江苏发挥制造业优势承压复苏、迎难而进的缩影。

江苏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调试场

  岁末年初,“包机出海”几度刷屏。从苏州、南京到无锡、南通,江苏各地陆续启动海外包机服务,掀起拼外贸、抓商机、招项目的热潮。“时隔三年再出国,中国制造更受追捧。”洽谈业务归来的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帆说,过去常被贴上“低价”标签的中国制造,如今多了不少“科技范儿”。苏美达新推出一款虚拟边界草坪机器人,用动力电池替代燃油机,以卫星定位规划路线,成功打进国际高端市场。

  守正才能拓新。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13.7%、全球近4%的江苏,将数字经济作为关键增量,持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自主研发“小批量柔性化”生产线,产品生产周期从9天缩短为2.2天;全球每5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器械,就有1例来自这里——在常州巴奥米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膝关节产品智能车间,更灵活的机器人和更聪明的车间,正释放巨大潜力。

  截至2022年底,江苏拥有全球“灯塔工厂”8家,累计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38家、智能车间1979家,“上云”企业近40万家,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1%。去年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1万家完成改造任务。

  制造变智造,延链更强链。2021年起,江苏启动“产业强链三年行动”,大力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母”。目前,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增至10个,居全国第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开辟新赛道,积蓄新动能。24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完成小孔成像实验,开启人类追光史。2022年,太湖光子中心落户苏州高新区太湖科学城,逐浪光子产业蓝海。作为现代产业新赛道,世界各国在光子领域均未形成绝对优势。苏州高新区负责人说,将聚焦高端激光智能制造、高性能光传感器等重点,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夜景 李博/摄

  科创激活引擎。作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江苏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江苏每年组织实施百余个前沿领域和前瞻技术攻关项目,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4件,全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

  江苏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动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全局,厚植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

  花农打理花圃,游客打卡拍照,主播线上卖花,技术员培育新品种……在宿迁市王官集镇蝴蝶兰大世界,智能温室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在“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下,农户亩均年收入超5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50余万元,还带动600余人就业。

  产业“开花”,乡村“蝶变”。重塑城乡关系,江苏促进美丽乡村与宜居城市相融共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十年前的2.37∶1降低到如今的2.11∶1,成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穿行江苏乡间,兼具现代感与乡土味的村落各美其美。江苏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致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率先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深入推进。

  布局决定全局,结构蕴藏活力。受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传统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经济地理,代表着梯度差异。长江横贯江苏全境,既是东西向的钻石航段,也是南北交往的天然阻隔,制约生产要素跨江流动。

  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江苏段……近几个月,多个跨江通道和轨交动脉相继开工。目前,江苏已累计建成过江通道18座、在建9座,“十四五”末将基本实现隔江县市间均有过江通道。同时,随着徐宿淮盐、连淮扬镇、连徐等多条高速铁路陆续通车,苏北五市全面迈入高铁时代,迎来发展新机遇。

  各扬所长,优势互补。重构经济地理,江苏推动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变,构建现代化空间布局。南北联动、陆海统筹,江苏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重塑发展布局:沿江八市跨江融合,扬子江城市群谋求全面转型升级;发力蓝色增长极,港产城融合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徐州城市能级,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守护江苏永续发展“绿心”,江淮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大处着眼,实处着手。融入国家战略,江苏着力畅通内外循环,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AR鹰眼实时监测道路,智能调节红绿灯,无人驾驶汽车全自动泊车入库……走进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新技术应用令人目不暇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创新链上的长三角”更为紧密,“轨道上的长三角”提速延伸,“循环畅通的长三角”便民利企。

在无锡举行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参观者在体验无人驾驶汽车 季春鹏/摄

  “长三角一体化为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巨大机遇。”深南(无锡)车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甄鸿波说,与先导区密切关联的近400家企业,大多来自长三角地区。

  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全国最多、拥有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的江苏,正以更高站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抢抓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拥抱世界。

  加快建设新出海口,打造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金三角”……“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基本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中心节点、国际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支撑。

  “我们要准确把握‘服务全国’的职责定位,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系统观念,努力以一域之发展为全域增光添彩。”江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更好发挥江苏作为国内众多产业循环发起点和联结点、融入国际循环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的优势,高水平扩内需、促开放、畅循环,更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先立后破,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省域范例

  初春,长江中的新济洲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脸鸭成群结队,有的栖息湿地,有的翱翔江面。调查人员惊喜地发现,来越冬的花脸鸭逐年增加,2022年超过1万只。

  黄海之滨,大丰麋鹿国际重要湿地里,广袤滩涂一马平川,红色的盐蒿一望无际,成群的麋鹿徜徉其中。最新统计显示,麋鹿种群数量已达7033头,再创新高。

  从长江之畔到黄海之滨,一处处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江苏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有“金陵桃花源”美称的南京市溧水区傅家边山凹村 季春鹏/摄

  江苏出台一系列生态空间管控政策,将22.49%的陆域面积划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严格保护,制定高于国家要求的环境质量底线指标,并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设置资源利用上线。

  立红线、设底线、明上线,江苏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环境容量。

  2019年,江苏开展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如今,徐州贾汪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曾经的生态“伤疤”化身城市客厅,走上了资源枯竭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崭新道路;在宜兴,由废弃宕口改造的青龙山公园变身网红打卡地,成为矿山修复、矿地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点绿成金的思路打开,生态权益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优势日益转化为产业优势。

  不久前,江苏首笔湿地修复蓝色碳汇远期质押贷款1000万元在盐城落地,这是全国首单基于自然的鸟类友好型生态修复蓝色碳汇金融创新。南京高淳探索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为蓝天碧水、公园绿地等生态资源标价,7.78平方公里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吸引相关企业1552家。江苏努力实现资源权益优化配置和价值增值,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可量化、能变现的绿色发展新路。

  “善破善立,先立后破,是美丽江苏筑牢生态基底的关键所在。”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沈剑荣说,作为全国唯一江河湖海齐全的省份,长江、大运河、太湖、黄海等沿线区域正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阵地,全省生物多样性“家底”不断扩容,物种数达6900多种。江苏还将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为生物栖息、繁衍、迁徙提供良好场所和生态通道。

  “产业密集、城镇密集、人口密集的地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江苏破题意义重大。”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表示,面对人多地少、人均环境资源紧张、土地开发强度高等特殊省情,江苏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同向发力的可行路径。

  行稳致远,有力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

  春日的田野,麦苗拔节,生机盎然。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这个曾经的全国首个亿斤粮乡,2022年粮食总产突破3.3亿斤。在遭遇夏季持续高温、秋季冷空气等情况下,东海县2022年粮食总产突破25亿斤,实现“19连增”。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虽然更多以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名片蜚声于外,江苏却始终保持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初心,坚决端牢饭碗,确保粮食安全。

  重农强农,始终蕴藏在鱼米之乡的基因里。2022年,江苏粮食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总产破750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端牢8500多万人的饭碗;建立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攻关种子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难题,助力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

  既要保障“米袋子”,又要守护“钱袋子”。对涉及地下钱庄、金融诈骗类交易进行重点监测;聚焦平台公司,斩断腐败“黑手”;开展国有平台企业融资中介领域违规获利追缴专项行动……江苏积极防范化解大型企业债务、政府性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前哨。江苏始终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让发展和安全同频共振。

  每个机器人充电器上方,悬挂式灭火器材一旦感应周边温度超过65℃,就会瞬间爆裂,阻止火势蔓延——在亚太地区最大仓储物流企业无锡传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菜鸟物流),智能消防设备配备齐全,从源头预防火灾。

  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厅长蒋锋介绍,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江苏构建智能精准的监测预警体系、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专业集约的应急救援体系、科学完备的应急保障体系,切实把安全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阶段、全过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防患于未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完善植物缓冲带、卵石护坡和下渗排水系统,从排涝到控污,“海绵城市”成为镇江市民日益可感的生活日常;建成社会心理科普馆、开通全民健心云平台、成立心理志愿服务孵化中心,从健身到“健心”,张家港打造市民“开心驿站”。

  在张弛有度中增强城市韧性,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感、安全感。6个设区市、15个县(市、区)分别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示范县;全部刑事案件、八类主要案件、侵财案件呈发案下降、破案上升态势;公众安全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平安江苏建设向纵深推进,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乡镇以下得到化解,群众安全感超过99%。

  人民至上,共同奋斗促进共同富裕

  今年春节,电影、文旅等行业快速复苏。数据显示,江苏春节档票房收入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其中21%的票房来自乡镇影院;旅游收入282.29亿元,同比增长20.6%,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更多数据勾勒出江苏居民殷实富足的“画像”:

  敢消费——2022年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8万亿元,逆势实现正增长,其中网上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

  逐新潮——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百姓生活,节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成热门。截至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99.1万辆,同比增长96.3%。

  家底厚——2022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98万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约3.28万元,按照联合国标准,居民生活总体上进入殷实富足阶段。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景色 季春鹏/摄

  百姓富的成色更足,民生的要求更高。近年来,江苏坚持每年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以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为目标,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给和需求两端共同发力,破解重点群体就业难题。全省招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2万多人,落实“先上岗、后考证”政策;省科技厅计划开发1万个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国有企业计划招聘2.9万名高校毕业生,较去年增长23%。教育大省江苏直面挑战,多措并举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

  抓住“一老一小”,提升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质量。近期,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沙口村禾康养老服务中心,张纯厚老人将一面写有“真心关怀老人,热情奉献爱心”的锦旗送到护理人员手中。为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赣榆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老人提供生活护理、康复理疗、精神慰藉等一体化服务,年逾八旬的张纯厚便是受益者之一。

  近年来,江苏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近500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建成普惠托育机构2600多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7%提高到65%,进入普及化阶段。

  生活追求富裕富足,精神更加自信自强。如今的江苏,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培育出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规划3000册的《江苏文库》已出版约千册;最新出炉的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中,江苏共有电影《守岛人》、电视剧《人世间》、昆剧《瞿秋白》等6部作品获奖,创历史新高。

  地域文明探源不断深入,一江一河文化标识更加鲜明,艺术创作高峰迭起。江苏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月4日,履新伊始,江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到雨花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江苏人民历来敢拼敢干、敢为善为,迈上新征程,当以“永远在路上”的高度自觉,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阔步向前、奋斗实干,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