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4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学雷锋精神、展志愿者风采”主题活动。青年志愿者上岗宣誓、幸存者后代讲述、国际志愿者分享感悟……当天,百名中外志愿者齐聚纪念馆,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纪念馆悼念广场的张纯如雕像旁,来自芳草园小学二年级的志愿者夏可馨,在游客面前流利地讲述着张纯如的故事。从一年级开始,夏可馨就已成为一名纪念馆的紫金草志愿者,向身边的同学们讲述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上次来过这里,跟我的同学们也讲了一段。因为我想像张纯如一样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更多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惨案。”
“当时1937年12月,应该差不多就是12月13号那一天,他们全家9口人在家里吃早饭,然后当时我外婆的爸爸听到有敲门声就去开门……”在“历史证人的脚印”铜板路一侧,一场由幸存者后代讲述的“历史课”正在进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身穿紫金草志愿者马甲,站在浇铸着夏淑琴老人的脚印旁,向在场的游客诉说她外婆惨痛的经历。
传承人马雯倩也来馆参加活动。她是一位“95后”,地道南京人,也是幸存者马秀英的重孙女。2019年起,她从幸存者后代的视角,向观众讲述历史。马雯倩认为,当代年轻人应肩负起传承历史、传递和平的使命。
紫金草国际志愿者艾萨克深受触动,他2019年加入志愿者团队,将了解的历史传向海外,“参加活动以后会在Facebook、ins或者其他的社交软件,分享关于活动的内容,来加入紫金草国际志愿者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传播分享给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段历史。”
当天,一场名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讲座在纪念馆路演厅中开讲,纪念馆青年研究人员、首批“行前一课”讲师王立为高校学生们授课。王立表示,要把史学知识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做历史的传播者。
雷锋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幸存者老人是纪念馆最关切的人。当天上午,南京侵华援助协会副会长钱毅带着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上门慰问幸存者马庭宝、艾义英、王义隆,孩子们还亲手做了饭菜,和老人们一起吃。
据悉, 纪念馆自1994年成立紫金草志愿服务队以来,注册志愿者达到23918名,且逐年增加。2022年同比新增志愿者127名,其中国际志愿者87名,累计服务时长同比增加508小时、场次增加254场。志愿者中有幸存者后代,有南京大学生,还有来自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