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漫评·节气说丨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正是耕耘奋斗时

2023年03月06日 06:30:1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今天,我们迎来惊蛰节气。此时“九九”已尽,大地春回,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此时此刻,全国两会也正在北京召开,代表委员共商国是、集思广益,为14亿中国人民积蓄奔向美好未来的新愿景、正能量。梦想在奋斗中拔节生长,未来的号角也在春天吹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各不相同,“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的开始。惊蛰时节,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开始解冻,雨水增多,全国的春耕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不论植物、动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蛰 · 三候

  一候桃始华:“春雷一声响,九尽桃花开”,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桃花初绽,是仲春时节的重要标志。

  二候仓庚(黄鹂)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仲春里的柳树和繁花之中。黄鹂的叫声随处可听,是春日里动人的歌者。 

  三候鹰化为鸠(布谷):“布谷声中日又斜,石桥流水两三家。乡村春色无人管,开尽棠梨几树花。”布谷鸟归来的时候,春意已经很浓,天气和暖,百花争艳。

惊蛰 · 习俗

  吃梨: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让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蒙鼓皮: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给鼓蒙上新的鼓皮,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驱虫:农谚云:“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一千。”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一声惊雷,万物皆醒,大自然中越冬的蛇虫鼠蚁也都随之醒来,人们会收集一些草木灰、石灰等撒在墙根处、院子内,熏走蛰伏的虫子,还会手持艾草、檀香游走在家中的四角,用烟香驱赶走家中的蛇虫、老鼠。

不误农时不负春

  春光渐盛,一年农事贵在争时。当前,江苏各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小麦即将大面积进入拔节期,油菜、果树陆续进入开花期,蔬菜大面积育苗移栽,春茶陆续开采……农资储备“粮草足”,春耕备耕有底气,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画卷在江苏大地缓缓铺开。

  新技术激发着每一寸农田蕴含的潜能和活力。镇江句容市后白镇五星村的田间,一行行绿油油、齐整整的小麦正在茁壮成长,麦田上空不时有巡航作业或喷洒肥料的无人机轻轻掠过,机械化科技助力小麦春管工作。当地新农人的“家伙事儿”从农具变成了遥控器——一台装满农药的P100无人机腾空而起,只需要调好参数,喷药就能自动进行,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在无锡宜兴芳桥街道金兰村,新建的高标准农田田间道路由原先的2米多拓宽至3.5米,适宜大型农机出入。智能灌溉、病虫智能测报、水稻侧深施肥等先进技术一应俱全。随着全程机械化的应用和高标准农田的推进,农田管理越来越科学、智能,农户们也从“会种地”变“慧种地”。

  农技人员田间“开方”,保姆式服务为春耕“把脉护航”。近日,天气一放晴,淮安市县(区)农技红马甲工作人员就来到淮阴区马头镇,针对小麦苗情给种植户开出了药方,截至目前已解决农业生产相关问题200多个,有效助力春耕生产。 

  眼下,不仅农田换上了“春装”,水产养殖基地也进入了“水上春耕”状态,宿迁宿豫区养殖户们趁着春日的好时光,投放各种鱼苗,按下渔业生产“加速键”。宿豫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6万亩,目前已投放各类鱼苗、蟹苗近5000亩。

  ……

  “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让“科技之花”开在田间地头,一起期待硕果累累的丰收季。

  一年春作首,万事勤为先,充满希望的大好年景就在眼前。愿每个人都能有“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坚韧,不负春光,共同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吴颖

  部分素材综合自/中国气象网、央视新闻等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