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通市一院妇产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刘曼华获评“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从医40年来,刘曼华一直奋斗在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勇于探索妇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创了地区妇科恶性肿瘤和产科危重症循证治疗的先河;坚持“传帮带”培养硕博专业人才,以言传身教做后辈的引路人。
3月6日,早晨的暖阳洒满了七楼病房,被多发性子宫肌瘤困扰多时的徐女士终于可以出院了。这次手术,从脐眼进入一下子拿掉了多个肌瘤,徐女士被肌瘤压迫的疼痛得以解除,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家人一再对刘曼华表示了感谢。
从2021年开始,刘曼华和团队成员就致力改良性单孔腹腔镜技术,为宫外孕、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带来福音,目前最多一次性取出瘤体40多个。刘曼华说:“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把瘤体拿干净。我们最多的一位病人,挖了40多个瘤体。这个要求医生在手术台上能够沉下心来,要静心,要定心,这时候就想着多拿一个瘤体,病人可能就少一份担心,这样我们才能把每一台手术做精做好。”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刘曼华一直牢记父亲当年的教诲,悬壶济世,勇于探索妇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制定的妇科恶性肿瘤和产科危重症诊疗规范,被卫生行政部门推广到全市医疗机构,开创了地区妇科恶性肿瘤和产科危重症循证治疗的先河。但是刘曼华也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研究生导师和妇产科首席专家,她积极为年轻医生开辟一条快速成才的道路,以言传身教做青年后辈的引路人,把从医40载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
手术台上,她手把手指导年轻医生,从理论到技巧,丝毫没有保留;每当年轻医生碰到疑难杂症或值班突发情况“下不来台”时,她第一时间赶到手术室解决问题。乔海风是刘曼华培养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中的一员,目前已经获得了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省级妇产科骨干人才。乔海风说:“在刘主任身上,她除了有精湛的手术技能,还有对病人的这种很好的人文关怀,更多的还有她这种敬业精神,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让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
“优秀的医生不是把病人越看越多,而是越看越少。如何把病人越看越少?做好科普工作。”这也是刘曼华一直践行的理念。每年“三八”妇女节,她都会参加妇女疾病的科普活动。为了让医学知识更好地惠及老百姓,虽然年过六旬,但是刘曼华与时俱进,还开通了新媒体账号,为大家科普常见的妇科知识。
今年妇女节,她想对女同胞说:“大家不要以为打了疫苗以后就不会再生宫颈癌,千万不能有这种观点,它不是100%的。我们体检还是要做的。我还要跟广大的年轻朋友讲,因为我已经临床工作40年了,我们在临床看到很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的病人,所以我希望广大的年轻女性二十六七岁应当考虑结婚生子。”
刘曼华坚信一次科普也许只能改变一小群人,但持之以恒一定能够惠及一方百姓。这些年,刘曼华还先后荣获中国好医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巾帼建功模范医师、中华杰出女性突出贡献奖、全国人文医师等等荣誉称号。刘曼华的精神也激励着市一院妇产科同仁追寻更高的目标。市一医院产科主任、妇科副主任陈丽平说:“我们妇产科在刘曼华老一辈科主任的带领之下,我们创建了两个省级重点专科,两个市级的临床医学中心,产科也是省级的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还将延续好的做法,开展一些新的项目,比如我们的产前诊断中心、生殖中心。我们人才梯队的培养,科研这一块也再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