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青年强,则国家强。首批“00后”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朵朵“后浪”,正在基层一线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为反映江苏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扛起“三大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一线实践,我苏特别策划《奋进新征程 “00后”来了!》新闻行动,邀请“00后”,以“记录者+调研员+采访者”多重身份实地探寻发展脉络,对话行业领路人,立下奋斗誓言,以青春为时代书写注脚,也展现出基层一线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奋进步伐。
我叫丁灵修,出生于00年代,现在是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一名学生。当初选择这一专业,源自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从小就时常打卡博物馆、探寻非遗技艺,后来又了解到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看到中华文明独有的辉煌印记。在学习中,我从最基础的装帧装裱学起,努力将各种手法技巧了然于心,学得越久,越发现这门专业的海纳百川,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之际,我将向古字画修复大师于书大老师学习。
于书大是南京博物院“苏裱”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裱”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加入南京博物院,30多年里妙手回春了1000多幅古字画。
南京博物院书画修复秉承“苏裱”传统,这一技艺主要包括“洗、揭、补、全”四个步骤,于老师向我传授了不少心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砑⽯要选择两边翘、中间凸的元宝形,这种形状有利于⻓时间砑光裱件,使其背⾯光滑柔软,卷舒时不摩擦画芯;“修复以保护第一”,洗画时使用的是最寻常的温水,这种清洗手段能够对纸张的损害降到最低,先用排笔按压着洗,再用干净毛巾吸走脏水,反复操作;“下手务必胆大心细”,尤其是最关键的揭命纸,一幅书画四层纸,画芯本身是薄薄一层,托上命纸,后面还有两层褙纸,顾名思义,命纸关系到书画性命,稍有不慎便会伤及画芯;“讲究重现原画的 ‘精’与‘神’ ”,在最后一道工序全色中,补色须找齐原先颜料,接笔“能小修绝不大修”,不露痕迹。
于老师还告诉我,在南京博物院,现代科技正在推动传统“苏裱”技艺更加精细化,比如,以往全靠老师傅积攒的经验,现在在修复之前可以采用仪器对字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看到自己修复的字画在展厅里面展出,还有很多观众来看,对我是莫大的欣慰。”
在和于老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南京博物院院藏书画近3万件,其中不乏赵佶、黄公望、倪瓒、周臣、沈周、文徵明、徐渭、朱耷、石涛等历代名家大师的传世珍品,传统苏裱技艺与书画科技保护对上述珍品的保存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南京博物院还编著了中国首部书画文物修复专业工具书——《中国书画文物修复导则》,为中国书画文物的修复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的红利下,南京博物院建立了近现代文献脱酸保护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传承有序、多学科交叉的书画修复与保护人才队伍。
在回答“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们是怎样做到择一事终一生”时,于老师说,“你要干一行爱一行,而且不光要爱,还要深入研究,然后总结经验,在做的当中,哪个地方出现问题,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要自己去想,再请教一些老师傅”。
看着古字画在诸位“苏裱”大师手中起死回生,我惊奇于修复技术的鬼斧神工,感动于他们“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更明白想要高质量地完成一件文物的修复,除了娴熟的技艺,还要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科学的保护知识、系统的修复理念。
见着原本破损的文物,在博物馆里焕发新生,观众又能欣赏到昔日古人的丹青笔、锦绣文,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师的责任、使命和荣誉。
作为新时代的修复师与文保人,我将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让自己具备艺术家的审美、科学家的头脑、工匠的技能与精神,未来帮助更多的文物复活,重新绽放光彩,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