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调研上两会|魏巧:奋力答好“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时代之问

2023年03月11日 21:24:3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七年前,她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七年后,摇身一变成为数字化种地的新农人。全国人大代表、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这些年一直在思考“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带着调研上两会》,今天我们去和魏巧代表聊一聊。

全国人大代表魏巧(中)和村民们一起在田间劳作

  连日来,魏巧一直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仔细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让她不后悔扎根土地:“当前,我们的润果农场主要是围绕着机械化、生态化、信息化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七年来,农场的粮食产量有了质的提升,农场在信息化建设上也有了效率和效益的进步。”

全国人大代表 魏巧

  回忆当年回乡投身现代农业的选择,魏巧说,还要感谢总书记。

  “那是2014年12月份的时候,总书记来到镇江视察,鼓励我们的农业专家赵亚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当时,我的父亲是镇江新区一名从事粮食种植规模化经营的大户,他看到新闻的当晚,连忙给我们打电话:‘你们两口子都是学农的,能不能回来接我的班,像赵老一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经过反复思考,我们离开了之前的科研岗位,回到了农村。”

  魏巧硕士学的是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爱人则是农学博士。他们在日常劳作中发现,苏南地区河湖港汊遍布,水系发达,将耕地分割成了一块一块,农场究竟有多少块地、每块地什么属性,谁也说不清。于是,他们运用所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助遥感技术,对农场每一个地块进行编号,用一个二维码,串连起每个田块的土壤养分、墒情、导电率等数据,绘制出土壤肥力分布图。

  如今,魏巧和丈夫种植的2万多亩水稻,亩产达1100斤。通过数字化管理,一个人可以管300-500亩田地,还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魏巧说:“正常的年景,一亩地能收到300到500块钱,遇到极端天气情况,我们有农业保险政策的加持,基本上也是保本。”

江苏润果智能烘干厂房

  将自己参与研究的成果播撒到家乡土地上还不够,在魏巧看来,要想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还得建设好与大田种植相配套的人才队伍。

  走访镇江、苏州多地的农场和省内高校,魏巧发现,近年来,一大批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敢闯敢干的返乡大学生进入农业生产、农旅融合、农产品电商等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投入和风险的认识还不够。

江苏大学聘请全国人大代表魏巧(左)为产业教授,共建智能农机试验示范基地

  “学农机的人要会开机器,学农业的人要会开植保方子要会打料。现在,我们跟江苏大学农机学院共建田头培训学校,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培训课堂开进田间地头。”今年上会,魏巧就准备了“关于实施新农人支持计划支撑农业强国的建议”,“在新农人培养这方面,我们要加大跟农业院校的合作的力度,希望我们国家有关部门能够拿出一些政策方案,来积极推进新农人实训农场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江苏大学学生在润果农场开展耕读教育实践课

  审议中,总书记进一步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魏巧听后倍感振奋:“接下来,我们要推进农业生态产业化系统建设,集成推广种养循环、数字农业、物联网、无人农机等,不光是种好田,更要把我们的农产品品质提升,以符合我们高质量发展的诉求。”

  【记者手记】

  初见魏巧代表,是在镇江市人大组织开展的围绕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活动。一路进企业车间,进农机库房,魏巧步伐矫健、神情专注,简单一句“土里面,小到一条蚯蚓也要用心”的话语,透露出她对土地的热爱。

  从家乡出发,学成后归来,“新型职业农民”的面貌在魏巧这里逐渐清晰。

  从“我来种地”到“我们来种地”,再到“如何种好地”,魏巧用接地气的基层声音,传递出“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双向奔赴。

  (江苏新闻广播/刘正则 设计/姜向慧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