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无锡中院”)举办关于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十六条”新闻发布会,解读出台的《关于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十六条措施》(以下简称“十六条”)。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一直以来,无锡坚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教育家一样尊重实业家”的导向,民营经济发展蓬勃兴旺。目前,无锡拥有市场主体超过10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个体户的民营经济主体达到96%,且呈现出“56789”的重要特征,即民营经济贡献全市5成以上的工业产值,6成以上的GDP,7成以上的城镇就业,8成以上的新设企业在纳税10强中占据9席,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保持江苏省第一位。
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坚强的法治保障。为响应中央、省市各级要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无锡中院出台“十六条”,从民营企业这个“用户”角度考虑,把司法实践中民营企业急难愁盼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法院纾困惠企的“履职清单”,全力提升民营企业的“用户体验”。
此次发布的“十六条”主要包括聚焦优环境,排民营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之忧;聚焦解难题,缓民营企业应对风险、高质解纷之急;聚焦激活力,纾民营企业增信提能、权利兑现之困;聚焦优供给,应民营企业柔性司法、精准服务之盼等等内容,依法惩治侵犯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行为,健全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的长效机制,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升级工作和服务模式,常态化保障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中院提出高标准建设无锡国际商事法庭,旨在协同对外贸易主管部门、贸促会等机构共建法律服务机制和“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调解机制,联合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畅通国际商事审判理论和实务的良性互动渠道,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司法保障。与此同时,无锡中院还将实施“商会商事调解培优”行动,助推形成以行业或企业内部化解为主、诉讼托底的商事纠纷源头治理模式,并全面降低企业涉诉成本,通过推行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等措施,尽最大可能为民营企业节省维权的时间成本;通过拓展司法救助范围、引入保全责任险担保和完善网络司法拍卖和询价评估机制等措施,尽最大可能为民营企业节省维权的经济成本。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