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双碳”目标引领,探索建立零碳产业园区,构建新型零碳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绿色工业体系与零碳智能管理系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生动实践。
2022年11月份,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条件成熟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试点,推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
2023年新春第一会上,盐城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要求先行开展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低(零)碳产业园区试点。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作为盐城乃至江苏风电产业发展版图上的重要板块,射阳已然站上风口,凭海临风,肩负工业园区零碳转型重任, 践行“双碳”目标,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试点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射阳经验”,在盐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当前,射阳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方向,依托射阳港风电产业研究院、沿海双碳产业发展基地等功能载体,扎实做好能源降碳、产业零碳、生态固碳三篇文章,深入开展新能源场景示范行动,探索贯通‘电力—能源—碳排放’协同路径,一体推进零碳园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综合性项目布局建设,打造沿海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射阳县委书记吴冈玉说。
探路零碳园区的射阳优势
为什么选择射阳?
答案不言而喻。射阳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厚实的新能源产业基础,绿色低碳理念深深融入“血脉”,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海岸线105.9公里,射阳拥有全省最大的海域面积,“风光”资源无限。
射阳风电
风从海上来,发力正当时。位于盐城射阳河口东南侧海域、辐射沙洲最北端的碧海深处,射阳龙源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一排排风机迎风转动,将阵阵海风转为绿色电能源源不断输向千家万户。“射阳风电场去年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年节约标煤3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6.3万吨。”场长高刚介绍说。
射阳是名副其实“风的故乡”,近远海风电可规划面积900—1500平方公里,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2800—3600小时。科学化、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建成并网70万千瓦,待建100万千瓦,尚有1310万千瓦规划容量待开发,其中近海210万千瓦,远海1100万千瓦。
射阳县发改委副主任陈丽丽介绍,依托资源禀赋,射阳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大力培育绿色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建设快、回报高、增幅大强劲势头,成为江苏沿海重要的地标性产业和绿色增长极。坚持创新驱动,全力做强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致力打造千亿元投资、千亿元销售、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风电产业基地。
走进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刚下线的巨型钢管桩即将通过海运发往浙江台州1号海上风电场。去年以来,受到海上风电行业进入平价时代和疫情等因素影响,很多企业订单短缺,但长风海工保持满负荷生产,逆势上扬。目前企业在手订单约13万吨,工期排至7月份。
从风场资源开发大型央企龙源电力,到全球风机整机制造领军企业远景,再到专注于海底电缆研发制造的亨通海能,一个个龙头项目在射阳聚链成群。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副主任李克宁介绍,落户的27家新能源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国内500强企业7家。CQC新能源创新基地、大连重工海工高端装备、中车时代150米级以上海上风电叶片智造等一批关键节点项目正在建设中。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以风电装备产业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全面起势、加速崛起,走出了一条以“风”突破、以“绿”创新发展路径。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共实现新能源并网244.5万千瓦,其中风电130.5万千瓦、光伏114万千瓦,年均发电量56亿千瓦时。
绘好零碳园区施工图
一座工业园区如何走好零碳产业园区转型路?
毋庸置疑,首先就是编制一个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前瞻性的好规划。
经过5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斗,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园区基本形成风场开发、装备智造、科创研发、检测认证、运维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海上风电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为打造零碳园区夯实了基础。
未来园区还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立足海上、拓展海外,推动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上风电产业链,向着千亿级绿色产业集群阔步前进。
打基础,绘蓝图。《江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低(零)碳园区可行规划》去年底正式发布。规划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组织多位院士、专家编写完成,为各地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先行先试经验。“射阳在推动风电产业发展升级过程中非常注重国际合作,提出了国际海上风电新城品牌发展思路,有助于深化国内外能源新技术研发与示范合作,推动江苏乃至全国零碳产业发展。”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特聘教授张玉清说。
《规划》同时聚焦生产、生态、生活三大主题,射阳港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正在编制中,将通过绿电直供、数字赋能、内外联动,形成以可再生能源自供给为主导的园区能源利用体系。
锚定“2025年建成省零碳发展先行示范区”目标,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围绕能碳协同管理、工业节能降碳、零碳能源供给、应用场景布局等重点领域,着力构建“绿色制造+绿电应用+绿色服务”风电产业生态圈。
节能降碳的前提,是获取真实、精准、及时的碳排放数据。“园区的‘能-碳’双控平台已有了雏形,基于物联网设备实时掌握能耗数据,根据算法模型对碳数据进行分析,做到‘知碳’‘算碳’。”李克宁说,“接下来将开发上线更多功能,比如说,碳资产管理、绿电交易运营、认证零碳产品等,将其打造成园区的‘零碳数字大脑’。”
打造零碳园区的核心要点是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国网射阳县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房旭说,绿电接入方案已编制完成,今年将完成临港变110千伏变电站改造,保障园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接入并网,可满足园区至少3至5年的用电需求;配合开展射阳港区远景年220千伏港开变选址选线工作,确保有效纳入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对接国家电网,探索建立数字化平台,实现绿电就地消纳,推动绿电、绿证两个市场有效融合,积极为国家电力改革形成样本示范。
在零碳智慧交通方面,推进园区公交纯电化升级,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3处,完成无桩电动车试点布局,打造绿色交通新模式。为满足园区企业生产生活需要,规划建设零碳社区,采用屋面光伏、智能暖通、智慧照明、地源热泵等低零碳措施,打造零碳绿色建筑“样板间”。
数智化驱动零碳转型
工业园区零碳转型,节能降耗是关键一环。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秦海岩认为,园区的完全零碳化将会是园区迭代升级的必然选择和最终目标,但建设零碳园区并非一朝一夕,必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智能化改造等数字技术,推动节能降耗、绿色转型。
作为国内第二大智能风机供应商、最大海上风电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远景科技集团落户射阳以来,在促进地区风电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国际海上风电新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链主效应”。
紧跟时代步伐,远景积极探索节能降耗的新模式、新路径,勇当零碳转型的先行者和示范者。“远景自主开发的方舟能碳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测碳足迹。同时,通过屋顶分布式光伏、光储充一体化低碳交通设施,加上配套厂区的电动物流车辆、气改电工艺改造,实现工厂电力最大程度减排。”远景智能零碳技术总监王进强说,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具备碳信用采购的全链条功能,通过绿色权益交易的方式,帮助远景射阳工厂实现剩余碳排放的冲抵。
推进工业能效提升是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实现节能降耗的内在要求。目前,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正推动工业节能降碳改造行动,统筹能源禀赋、先进产能生产建设、碳排放强度等要素,推动工业生产线绿色高效低碳化改造。大力推广综合能源管理,引导重点能耗企业实施节能诊断和改造服务,提高节能成效。引导和规范企业的清洁生产行为,鼓励企业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力争打造更多可复制的绿色低碳样板工厂。
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动低碳化改造,使得能源结构更低碳、生产工艺更绿色。根据规划,园区计划到2025年,初步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园区能源利用体系,可再生能源自供给比例超过50%,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达到60%,园区绿电消费比例达到80%。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自供给比例达到80%,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达到80%,园区绿电消费比例达到80%,初步建成全国零碳示范先进园区。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者淼说:“抢抓全市首批零碳产业园区试点契机,进一步构建射阳港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生态圈,全力推进中车零碳装备制造产业园、储能装备、高端传感器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项目,合作共建零碳产业研究院,用好‘绿电直供、数字赋能、内外联动’三大举措,以高质量推进射阳港零碳园区建设在产业高端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探索经验。”
(来源:盐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