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你的故事——从未停下的脚步

2023年04月04日 16:01:1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他们是谁?牺牲时多大?是否还有亲人?又到了缅怀英烈的时候,让英雄不朽的不是墓碑和名字,而是他们的故事。近年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不断展开国内外大寻访,征集完善烈士史料文物,还原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今年清明前夕,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寻访团队继续前往宁波、贵阳、西安等地开展寻访、慰问烈士亲属活动,寻英烈足迹、探初心之源。

  探访英烈故居 赓续红色血脉

  “这是我的伯公,祖籍是象山县丹东街道半河村,因为学习成绩很好,读到外面去了。当时我们不知道,他参加革命,后来到一九八几年象山县公布了,我才知道。”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郑光祖烈士故居,郑光祖烈士后人郑文斌翻着家谱,向寻访团队动情地介绍着,雨花英烈研究院院长向媛华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

  郑光祖生于1908年,1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曾经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31年不幸被捕,1932年5月31日被害于南京陆军第一监狱中,年仅25岁。

  由于历史原因,多年来,大众对郑光祖的认知仅仅这么一段介绍。此次寻访,工作人员得知了更多细节。如郑光祖家境殷实,在南京从事地下活动期间,郑家人曾变卖家产营救他。浙江宁波象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科长史复明说:“家里卖了24亩塘田到南京去疏通关系,郑光祖当时是被判得比较轻的,判了一年零六个月。即将刑满释放的时候,由于又受到叛徒告密,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下令把郑光祖等19人暗杀于南京陆军第一监狱。”

  英烈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此次寻访过程中,还发现了不少郑光祖烈士曾经使用过的物品,例如砚台、笔墨等,这些都是展现英烈精神的重要载体。”向媛华说,“目前我们通过和他的家属还有当地党史部门的一些联系,从而进一步去发掘他的事迹。”

  两代接力追寻 告慰英烈先辈

  “对于英烈来说,留不留名或许并不重要。但作为后辈,有责任去寻找。”抱着这样的信念,宋纯椿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了20年,宋纯椿是雨花英烈宋良诚侄子。宋良诚,贵州绥阳县人,1928年底,担任黔军第121师驻南京办事处主任,并在同乡冷少农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同年6月被杀害在南京雨花台。

  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宋良诚的烈士身份一直无法确认。宋纯椿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走访、致函了诸多部门。宋纯椿女儿宋旭丽介绍说:“我父亲是退休后接手爷爷未完成的任务,一开始是用手写,后来就在电脑上打字,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敲着,坚持了20多年。”

  得知消息后,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与贵州省委党史办、遵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绥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反复沟通、协调联络,终于在2022年,共同推动宋良诚烈士身份成功认定,烈士信息录入中华英烈网。

  在贵阳,面对寻访队员,年近八旬的宋纯椿回忆起初次知晓宋良诚烈士事迹时的情景,依旧热泪盈眶。宋纯椿说:“1965年,我20多岁的时候,我父亲叫我一起去散步,在散步时他说了五伯父的故事,听到这些事情,我内心很受触动,当天晚上基本上没睡着。如今我完成了这个事情,那么我对我父亲、对宋良诚烈士也是一个交代,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这些英烈的事迹。”

  诵读红色家书 传承信仰力量

  “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叫过‘爸爸’……”寻访团队风尘仆仆地来到西安雨花英烈高波女儿高安莉家,隔着近七十年的光阴,打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高波,原名高如化,陕西米脂人。1913年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烽火剧团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战线上一名优秀干部,1947年在陕西被捕,1948年10月牺牲。初中前,高安莉一直不知道自己亲生父亲的具体信息,只是听家里长辈偶尔谈起。直到中学时期高安莉看到《革命烈士诗抄》中的一首《狱中诗》,其作者简介与她听闻的父亲经历有相同之处,她便询问母亲,得知了真相。高安莉说:“我就给我妈写了一封信,我问这是不是我爸。我妈给我回了一封信说,‘因为你小不想告诉你,想等你长大以后再告诉你。’”

  其实,在高波生前写给妻子的信件中,多次提到“莉莉”,饱含一个父亲对女儿无尽的惦念。高安莉向寻访队员展示了其中一封:“这是我爸在延安时给我妈写的一封信:毕老乡带给我一封信,看了异常兴奋。莉莉是那样乖巧。莉莉不是眼痛吗?可要多给吃些鹧鸪菜,说这药小孩吃了非常好......”

  寻访中还得知,高波曾在信件中提到,希望女儿莉莉长大后也能参军。高安莉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军,但她的女儿高璐选择了参军入伍,继承了外公的遗志。高安莉成为了一名医生,年过七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我知道我是烈士的后代以后,从骨子里头就觉得自己一定要好。所以我努力考到医学院,现在一周平均上5天班,因为病人比较多,看完了才能走,平均每天要上9个小时。”

  追寻,脚步从不停下。雨花英烈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革命足迹星罗棋布。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追寻,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寻找到的每一条线索、英烈后代的每一次回忆,都鲜活地再现了革命烈士忠于信仰、无私奉献的历史,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提供了精神滋养,这项工作永不会终结。

  云山万里,家国相依。

  追寻、缅怀,为了永不忘记!

  致敬、奋进,我们从未忘记!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