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味儿话剧《油漆未干》海报
时空大穿越 离形不脱魂
——天津人艺话剧《油漆未干》评析
文 | 徐煜
二十世纪初英国某乡村体面的乡绅哈格医生一家,因为几幅故人遗留的藏画不期然的升值,导致普通但不乏优渥的饱暖生活突生变故,从一夜暴富近在眼前到发财梦终成泡影,一天之间的经历如同蹦极般刺激。瞬间的落差,也刮落了每个人被庸常日子遮蔽的人格面具,欲望、自私都不得不在光天化日下接受审视和嘲弄。
这些大起大落的主人公们也许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变身来到中国,让这个故事在民国时期的天津重演一遍。天津人艺排演的《油漆未干》,把整个剧情发生的社会背景迁移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天津,原作中的哈格医生、苏珊、布鲁斯、达伦,变成了葛医生、淑珊、淑芬、旦文伯等等最街头巷尾的名字,而情节的发生移步到天津,更为这个本身极具观赏性的作品叠加了几分地域特色自带的戏剧效果。
津味儿话剧《油漆未干》剧照
将国外作品进行中国化移植,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不乏先例,甚至在话剧发展的早期,还曾是一个普遍化和大众化的现象。洪深导演的《少奶奶的扇子》改编自《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李健吾编剧的《王德明》改编自《麦克白》,在上海“孤岛”时期很有市场的话剧《夜店》《大马戏团》《花溅泪》《梁上君子》等,无不都是对国外剧本的本土化移植。当代话剧也不乏这类尝试,例如我们看到的中国化的《玩偶之家》《喜剧的忧伤》《哈姆雷特》等,甚至戏曲界也在内容的移植上有着积极地探索与回应,因此舞台上出现了为数可观的京剧版的《奥赛罗》、昆剧版《麦克白》、越剧版《第十二夜》等剧情本土化了的世界名著。对于外国作品进行本土化移植,最早的做法无疑与选材和普及的需要有关,近年来,已成为文化研究的目标和对象,跨文化、比较文学、互文、复调、阐释学理论都在其中发掘着素材和资源。
无论采取什么理论看待本土化移植,就创作而言,首当其冲碰到的挑战就是情节的排异性问题。外国剧本的中国化,不等于把地点环境冠以中国的名义就算完事。社会环境、伦理观念、政治经济条件是否允许这样的情节在本土的背景中成立,往往会成为致命的障碍,照猫画虎的结果很可能是观众的不接受和不认同。天津人艺版的《油漆未干》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确实有观众提出这样的顾虑,有没有必要把一个英国发生的故事挪到中国社会?这个事件发生在天津会合理吗?演出的结果打消了这样的疑问,从艺术效果来看,所谓水土不服的副作用并不明显,剧情放置在民国时期的天津倒也相得益彰。可以想见,主创者做出这样大胆的改编,一定是深谙天津的历史文化所具备的创作资源,能够给改造这个剧本提供条件和基础。天津作为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曾经是旧中国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和融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所以剧情发生的生活环境,放置在天津,完全可以具有合理性和匹配性。类似葛医生家居住的小洋楼,年轻的油漆匠白鲁自学西洋画,过世的画家李宾遗作因为媒体的发现而一举走红等等情节,在天津这个包罗万象的城市完全有发生的土壤和机会。
津味儿话剧《油漆未干》剧照
大环境的许可,对于这个题材注入津腔津味的本地元素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本剧的活力和生机与此大有联系。例如葛医生那句招牌式的“好说、好说”,葛太太嫌丈夫窝囊讽刺其的“老坦儿”等等口头禅,天津味儿的土话,比原作中的书面语言喜剧效果要浓厚得多。剧中尤为亮点的是把已故画家李宾的画作内容都改换成了天津的标志性景物,例如金刚桥、海河的货船、鼓楼、大沽口炮台等等,这一笔刻画,强化了台上台下的亲近感和交互感。当然,这部分内容不仅仅是出于增强剧情合理性的需要,同时也是寄托家园情怀、升华主题的部分,通过葛家的佣人关妮,其实也是画家李宾过世前新婚的妻子的回忆,让这部风格浓郁的喜剧有了几分抒情的韵味,“还有那暮色当中的金钢桥,海河中来往的货船,他时常都在那儿画画。我在那座金钢桥来来往往整整十五年了,从来也不觉得它有什么特殊,经过他的指点,我就知道了它有多么美好。海河在暮色中显得那样温暖,她是天津人的母亲河,也是天津的象征。天津人日常生活闲逛、休憩的地方都离不开海河两岸,就象是母亲的怀抱。”
演出形象的塑造也很有特色,对喜剧风格和作品氛围的把握都恰如其分。大幕拉开,一个细腻鲜活的租界小洋楼的环境扑面而来,大到门窗壁炉,小到桌椅几案,无不制作精良,还原度很高地再现了当时的典型环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舞台空间对小细节的雕琢一丝不苟,一副烛台,一部电话,一只笔桶,点点滴滴精心安排,创造出丰满生动的视觉效果。固然当下有种风气唯简约为时尚,但简约不能成为贫乏的借口,没有其它因素补偿的简约,成了简陋也未尝不是,反之,写实主义做到考究、精致,一样也能成为美感的来源。空间的色彩也很有嚼头,对于这个复古的房间,演出赋予的色彩是出人意料的铅灰色,有点陈旧、古板的感觉,也许恰恰可以暗示出葛医生走下坡路的营生,同时,这个灰漆漆的氛围,对于葛氏夫妇的贪财自私,各位掮客的诡诈狡黠,似乎也有很好的对应度。
津味儿话剧《油漆未干》剧照
喜剧情境跳跃式的进展和变化对演员提出的要求往往比较高,剧中演员发挥的都很称职,尤其在角色形成类比性和对比性关系的情况下,能够拉开距离有所差别,形成各自鲜明的特点,例如同样自私的葛氏夫妇,同样狡诈的掮客宋达伦和罗杰,同样善良的关妮和淑珊,葛医生自私中带着胆小,而葛太太则显得愚蠢而自负;宋达伦狡诈却虚伪,罗杰则带着踌躇满志的冲动;关妮的善良体现在为他人付出,而淑珊的善良更多是因为天真单纯。当然遗憾之处也存在,例如葛家夫妇两次碰到自称是画家老朋友来还房钱的,态度应该明显不同,第二次不应该毫不迟疑地欣然接受。按常理,连续碰到这样的怪事,起码的疑问总会有,这个画家怎么会有这么多朋友同时来替他还钱?
总体而言,这一版的《油漆未干》是部具备剧院气质、剧院水准的演出,也以精湛的艺术展现了自身的特色。在所有的演出版本中,这是唯一一部将剧情移植到国内的改编版,但依然秉承了这部喜剧所蕴含着的对人的道德和心灵的深切关注。
作者/徐煜
教授,戏剧戏曲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主任、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戏曲学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
著有《近现代戏曲名角制文化研究》。发表论文《后戏剧时代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适用性》、《观念中的西方戏剧与现实中的西方戏剧——话剧市场国际化的反思价值》、《近现代城市化对戏曲产业形成的影响》、《剧场性戏剧的构建与呈现——从“德语戏剧节”看当代戏剧的形态》、《自媒体背景下戏剧批评的立场与文本属性》等多篇。获第“十七届田汉戏剧奖”评论二等奖。编剧作品有话剧《红双喜闯乾坤》、电视连续剧《赤松山魂》等。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话剧剧场性实践研究》主持人。
所授课程《电影视听原理》为2020年度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
教学项目《培养有情怀的剧作家——艺术院校编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团队成员)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