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前荐 | 胡万峰:如影随形——《花木兰》

2023年04月12日 15:14:49 | 来源:江苏网络文艺观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型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海报

  如影随形——《花木兰》

  文 | 胡万峰

  运用挥洒的笔墨,诗意的画面,勾起了笔者对那个遥远时代的遐想,时而轻描淡写,时而泼墨如云,伴随着木兰辞的吟唱拉开了替父从军的序幕。导演运用了影视的视觉语言,与多媒体的巧妙结合,重构了一个虚实影像空间来讲述故事,运用影偶的特性表达剧情,以实代虚的手法来创造观众的体验空间,形成了间离的影偶剧表现形式,让观众融入其中。时而人偶分离的表达恰到好处。编剧在该剧上也进行了创编,白虎的出现与木兰的相互交融,以示正义的化身如有神助,家国天下,儿女情长,和平方能安康。该剧《花木兰》取材于民间的传说。魏朝,匈奴进犯,边陲告急,朝廷征兵抵御外侵之敌。花木兰父亲年迈,弟弟年幼,她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时光匆匆,她在军中经受了各种考验,凭着自幼习武的本领,以及她的聪颖和顽强,在残酷战争的磨炼中赢得了士兵的信任,成为军中骨干。在一次战斗中,花木兰巧妙地活捉了匈奴大将军使得魏军反败为胜,木兰力求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避免百姓继续被战火殃及。如此朝廷为她加官进爵,木兰不为所动,辞官回家务农,希望从此天下太平,百姓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花木兰》剧目的创作打破了皮影戏的固有模式,融入了现代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利用传统皮影的优势与多媒体巧妙的结合,在多媒体的造型设计当中同样追求皮影造型特征,构成了该戏整体风格的统一性,相互交融推进剧情的发展,结合以往皮影幕布结构的基本形制,融汇了宽银幕皮影的IMAX电影呈现方式;在画面的着色上更多地采用中国水墨画般的黑白风格,运用阴阳面刻画雕工,展现了皮影工艺的匠心独具;人物形象结合传统立于当代的理念,个性鲜明,角色造型突出,符合当代审美的需求;依托传统皮影的操控方式,结合新的表现手段,演绎了精彩的影偶艺术,及剧中细腻的人物内心表达,用影子叠加的方式传递紧张、节奏紧凑、画面更加丰富曲折的剧情。

  该剧运用传统皮影为创作基点,利用皮影自身的特点表达影偶剧情景,创作二维的多重视觉语言,皮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括平面造型艺术的因素、表演伴奏及剧本等戏剧表现艺术和戏曲音乐方面的因素,因此它立体地呈现了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该剧正是利用皮影是一种透光的平面艺术这一特点,在造型上主要吸收了剪纸的造型方式,同时融入了戏曲脸谱、壁画、雕塑的形态特征,刀法上感受到运用刻、镂、鞣、镞等技术皆有,画面常常只用极简的几根线条,就把剧中的形形色色人物性格刻画得形神兼备。人物服饰上同样也有识别的符号。角色的年龄、剧情的需要,主要角色的精刻细琢表现出木兰的精气神,雕刻者抓住人物最重要的特征进行适当地夸张处理,充分利用阴阳雕刻的手段,用阳刻表现正面人物木兰清秀纯真的特点。与白虎的线条的筋骨感相互对应,运用粗犷的刀锋表现出敌方将帅的野性与凶蛮,用阴刻强化敌军角色的狰狞。宋代的耐得翁《都城纪胜》就提到了:“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

  疏密的线条勾画出远山近丘,构建了人与景画面的疏密关系。该剧皮影充分利用了光影的原理,采用白屏平面表达的效果,将时空虚幻,穿山渡海,千军万马,通过刻制特殊的景片以及多媒体来达到视觉的转换效果。

  该剧的表现手段其本质是将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学的视觉规律,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带有表现性的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因素,给观众带来新鲜的感观要素。剧中运用了重复变异,渐变发射,肌理构成,密集构成,特异构成,空间构成,平衡构成等,远处的山表面纹理的点、线、面,通常以一个基本单形或近似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具有很强的现代简约的形式美感,寓“变化”于“统一”之中。

  一些树形,地面亦或是把基本形按大小、方向、虚实、浓淡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皮影造型中多以多点为中心,呈现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表现剧情变化,其中包括——剧中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剧中无数条刻线的变化形成的空间及重叠、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如在戏中近处的地面刻画与远处的低山的对比。一些特异构成形式的山形线条是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单调的构成形式,在剧中运用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局部的比例变化比较微妙,运用士兵的密集构成,这也是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方向的移动变化,来表现匈奴大军气势汹汹的进犯,此外,该剧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运用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视觉空间感。

  在一部戏中运用了很多丰富手法力求强化该剧的表现力,运用光影的变化,用形传意,影形结合,相得益彰,该剧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简中有繁,繁中带简,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该意境与皮影的结合也更彰显了传统皮影戏独特的魅力,抽象的视觉语言给观众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也为传统影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参考,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简练的线刻,同样可以述说复杂的故事。现代的手段同样可以与传统皮影相结合,依托传统进行创新式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更好的《花木兰》。

作者/胡万峰

  中央戏剧学院偶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