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废旧的农膜还能换钱,也不再污染环境。”说起今年的新变化,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种植大户高爱春合不拢嘴。
去年,高爱春在当地承包60亩地种植甘蓝、辣椒等蔬菜。为防草害、增温保湿,每亩设施大棚内新铺设15斤左右的地膜。以往,蔬菜收获后,随处飘散的地膜不仅影响到乡村环境,而且如果不及时处理好,会造成土壤污染。“残膜不会收,对植物生长有影响,会隔水隔肥,逐年累积,会危害土壤质量。”洪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杨伟国说。
今年春耕,洪泽区在各乡镇建立了废旧农膜回收网点,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废旧地膜。收购的废旧地膜经简单处理后,集中运输到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厂,经过清洗、粉碎、熔炼、挤压等工序后,制作成塑料再生颗粒,不仅实现废物回收再利用,还实现农膜“变废为宝”。淮安盛发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保忠介绍:“预计废旧农膜收购量达4000吨,可生产颗粒3200吨,供应周边生产塑料制品厂商,用于有秧盆、快递袋生产。”
据了解,今年淮安全市棚膜覆盖面积共8.6万亩,地膜覆盖面积6.9万亩,预计农膜年使用总量达5300吨以上。通过促进废旧农膜资源化、高效化循环利用,淮安市正加快回收网络全覆盖建设,各县区还在主要蔬菜园区以及蔬菜栽培规模基地建立102个废旧农膜回收点,基本构建了完善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不断提高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建设水平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置能力,使困扰农村多年的废旧地膜和塑料垃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立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