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 记者/奚欣晨 拍摄/谢自强 视频/宋梦真 粉墨青春,青春有戏!4月16日,“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昆剧《世说新语》走进南京大学。
该活动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江苏文艺广播参与承办,自今年2月份以来,5部大戏近60场演出已经接近尾声。
昆剧《世说新语》以昆曲折子戏的方式对传世名作进行了改编,创作始于2018年,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石小梅昆曲工作室联合出品。该系列作品在舞台呈现上,秉持一贯内敛的表演风格;在内容设计上,以“点状内容,网状结构”进行整体编排。一折一折的小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灵活串联成“三曹”“七贤”“王谢”等多条主线。
在开演前的导赏环节中,江苏新闻广播主持人马骊雪豪为南京大学的师生观众进行了昆剧《世说新语》的戏曲导赏,主演赵于涛、周鑫、孙伊君与现场师生分享了饰演剧中角色的心得体会,几位学生观众走上舞台,与主创们积极互动。
昆剧舞台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比如《桃花扇》、《牡丹亭》等等,而这些年昆剧舞台上的作品也愈加新颖多样,当天上演的《世说新语》就是一部全新创排的惊艳之作。传世名著《世说新语》与“世界非遗”昆曲,两样极致的“风流”穿越千年的漫长时光,就此相遇。“很多观众对昆曲有一个固有看法,认为昆曲就是以生旦这种才子佳人的表演为主,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昆曲包罗万象,上到帝王宰相,下到普通平民百姓,各种人物、各行各业、各种形式的表演都有。”谢安的扮演者周鑫在采访中说道。
周鑫说:“其实仔细去观看,昆曲大多数的传统戏,它的文学性是很强的。《世说新语》在文学上是非常经典的一部著作,当它与昆曲相结合,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昆剧《世说新语》是新戏老做,我们所有的表演和整个舞台的呈现都是按老传统去做的,虽然是新戏,但是不会给观众一种新编很违和的感觉。”
在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2022级学生林亚青的生活中,更多的充斥着通俗的流行音乐、商业影片,对于昆剧一类高雅艺术的接触甚少。观看此次表演,让他近距离欣赏到戏曲的吴侬软语、笙笛和鸣、锣鼓共振,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世说新语》中广为人知的故事经历了昆曲化的改编,也富有了节奏感与民乐之美,韵味独特。不论是《梦鸡》魔幻主义的如梦似幻的艺术表达,《开匣》有泪有笑的蓄势反转,还是《索衣》中诙谐幽默的人物形象塑造,都使人体悟到传统而又现代的昆曲,耳目一新,但仍有金陵姑苏亘古不变的水乡柔情。”
戏曲的魅力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只要你走进过一次剧场,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它诉说着千古绝唱、诉说着永恒经典、诉说着世间惊叹,它古老而自然的韵律,是永恒的历史文化。本轮“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已经快要结束,同学们都感到依依不舍: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的活动。作为一个工科男,本人大学四年基本没有接受过艺术熏陶,这次在校园里就能看到如此精妙的昆曲艺术表演,昆曲演员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内心非常澎湃激动!期待下一次还能欣赏到如此美妙的艺术作品!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19级本科生 林威鹏
非常感谢“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这一活动的开展,作为在校生的我们并没有很多的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多多开展,也让我的学弟学妹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希望“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能够越办越多,越办越好。
——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