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豫:红旅融合“闯新路” 红色村庄“展新颜”

2023年04月18日 14:11:4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春和日丽,枝繁叶茂,走在宽敞平坦的迎宾大道,看着一幢幢、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白墙黛瓦、绿树红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树木,老人们坐在家门口聊家长里短,孩童在村落中嬉戏打闹,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这里就是宿迁市宿豫区白鹿湖社区,一个“以居为形、以红为魂、以旅为业”红旅融合的新型社区。

  白鹿湖社区以红色资源打底,将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乡村振兴三者紧密结合,切实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干事创事热潮,共同创建美丽的红色村庄。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春天里的宿北大战红色教育基地,处处充满了生机,花草树木都换上了嫩绿的春装,生生不息的活力尽情绽放,然而它又静谧而肃穆,像一位历经沧桑岁月的老者,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金色的阳光下,一群身着红色校服的孩子们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稚嫩的脸上透出庄严的表情,这些来自白鹿湖社区启点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宿北大战红色教育基地祭扫,给先烈们送上鲜花。

  “孩子们,过来看下,这上面镌刻的名字都是先烈,大家一定要记住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记住了吗?”“记住了。”启点幼儿园老师闻娇带着孩子们参观英烈墙,孩子们认真地看着上面的名字,内心充满着敬仰。

  启点幼儿园园长史小娟说:“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孩子们到这边进行党性教育,从小在他们心里埋下‘一粒种子’,教育他们时刻铭记革命先烈们为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生命的无畏精神,培养他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红色基因一直渗透在这里每个人的血脉深处。“那一年我才几岁,我的父母给游击队送过粮食、缝补过衣服……”村民陈长秀那时年纪虽小,但对发生在这片红色沃土的革命事迹铭记于心。那段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故事,村民们仍在代代相传,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

  如今,位于白鹿湖社区的宿北大战教育基地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吸引南京、徐州、扬州等各地近20万人次游客来这里参观,其中团体人数约10万人次。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纪念碑前,党员们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不时响起。

  白鹿湖社区依托“宿北大战红色教育基地”这块金字招牌,通过退伍军人、老党员讲述宿北战役中的红色故事,策划沉浸式红色旅游体验,开发特色红色旅游产品,将红色资源转变为社区发展动能,带动社区红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点燃红色引擎 引领产业发展

  在白鹿园项目建设现场,营地接待中心、果树林、垂钓台等初具雏形,工人们分布在各自的岗位上,正在搬运草皮、砂石,开展配套设施搭建等工作。

  “目前,我们的重点工作是设备进场以及树苗栽种,还有绿化和一些收尾的工作,每天参与工人大概有60至80人,主要是做绿化、搬运材料等。”白鹿园项目负责人吴体军介绍道。

  2022年,白鹿湖社区深挖红色资源,点燃“红色引擎”,以突出党建飘“红”、民生添“彩”、产业透“绿”的特色发展路径,精心打造了素质拓展园、百果园、白鹿园三大红旅融合特色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960亩,并完成前期基础施工,附加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23年底,项目建成后将大力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发展,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新增50万元,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白鹿湖社区还将餐饮住宿、会展会议、红色文化、民俗体验等功能融入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等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增收,让乡村人气旺起来,群众致富的路子宽起来。

  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在来龙镇白鹿湖社区稻虾生态种养基地,随着养殖大户卓成安与村民起网动作,塘面波动、水花四溅,一网网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就捕捞上来了,白鹿湖社区稻虾养殖迎来收获季,正式上市。

  卓成安是白鹿湖社区的致富带头人之一。在以前,卓成安家里的农田一直是稻麦轮作,经济效益不高。2020年5月,他投入资金30多万元,流转土地70亩,在来龙镇白鹿湖社区成立宿迁市召伟稻虾套养专业合作社,养殖小龙虾和种植富硒大米,当年就实现了丰收。周围居民纷纷找卓成安咨询稻虾套养技术。随后,社区稻虾套养规模不断扩大,流转土地3600亩,带动周边16户居民以及外地农户参与稻虾套养。

  村民张道民在2021年初加入了稻虾套养合作社,流转了54亩土地开始稻虾养殖。“比原来单纯种植水稻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张道民笑着说道。

  稻虾套养不仅给像张道民这样参与养殖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社区劳动力就业问题。合作社雇佣村民管理稻虾田,现在用工40多人,人均年增收入近1.5万元。

  群雁高飞头雁领,基层发展靠人才。白鹿湖社区不断夯实村干部后备力量基础,注重把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有情怀,工作大胆创新、脚踏实地、亲民爱民的党员群众选出来,新选出本地致富带头人3名、返乡创业大学生6名充实到村“两委”后备队伍中,进一步实现选优配强村干部的目标。让“头雁”带动群雁振翅高飞,勾勒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在希望的田野奏响动人的“振兴曲”。

  “大家要放下‘不敢批评’的思想包袱,放下‘添油加醋’的个人偏见,拿出‘刮骨疗伤’的整改实招,确保咱们的组织生活更有意义……”白鹿湖社区党委书记侍孝雷在主题党课上说道。白鹿湖社区党委严格落实组织要求,深化“社区党委-网格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严格执行党员活动日制度,每周召开“两委”干部碰头会,并通过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等引导党员干部自我剖析检查,利用考核评议机制,落实落细考核过程,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强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落实。

  与此同时,白鹿湖社区还以网格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主题活动,通过给辖区123户党员家庭发放“党员家庭”门牌标识,鼓励辖区党员家庭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将党员的形象树起来,激励党员们在学习培训、服务网格群众、遵守村规民约、树好家风家规、简办婚丧喜事等方面带好头,树典范,不断增添党建元素,创优党建品牌。“这块标牌意义可不一般,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吴应柱接过“党员家庭”标牌激动地说。

  在红色资源加持下,白鹿湖社区产业实现从传统的稻麦种植到稻虾套养高效农业、果蔬采摘特色产业完美转型,依托宿北大战红色教育基地,形成集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产品,红色白鹿湖品牌不断被擦亮,这里开始变得人流如织。如今,人们在这里可以重走红色路、越过百米战壕,穿越历史烟云,亲身感受红色力量。

  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白鹿湖社区将聚焦“党建引领、生态塑造、文化挖掘、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等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全域谋划、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全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样板。

  (来源:宿豫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