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来临之际,江苏省“知识产权·青年行”活动的志愿者们——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大学等17所院校的百余名大学生走进学校、企业和社区,开展多场主题鲜明、生动有趣的知识产权专题调研和文化普及活动。
江苏省“知识产权·青年行”活动是2021年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起、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承办的全省范围的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志愿品牌活动。开展以来,28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已面向全省累计开展了近400场知识产权文化宣传活动,涵盖知识产权企业行、知识产权社区行、知识产权携手行、知识产权采风行等内容,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志愿服务模式,参与活动6000余人次。
“商标侵权是什么?”“哪些属于国家认证的商标种类?”“地理标志与商标之间有什么联系?”4月20日,江苏省“知识产权·青年行”志愿者们走进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江东门社区,开展知识产权商标普法活动,帮助社区居民“不踩坑”。
此外,社区行的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常州、南通、淮安、盐城、泰州、宿迁等7个设区市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各类活动80余场。
通过社区讲课、情景剧表演、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咨询解答等多种形式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普及知识产权文化,提升居民知识产权意识。以“日常化”为切入点,围绕居民、身边事、生活事,设计相应的普法内容,让基层群众感受到知识产权已经融入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增强基层知识产权文化普及的获得感。以“通俗化”为标准,将晦涩抽象的知识产权法律条文、热点案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土言土语”,让知识产权知识平易近人。
校园行的青年志愿者们走进中小学校园,精心准备授课内容,设计授课流程,挑选互动案例,多次打磨课件和试讲,围绕知识产权与创新、专利、版权、商标等四个主题,形成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系列精品课程,寓教于乐,带领青少年多维度感知生活中的知识产权。录制知识产权微课堂,线上传播,进一步扩大了知识产权宣传的覆盖面。志愿者们用青春浇灌知识产权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
采风行的青年志愿者利用镜头、文字、画笔等形式调研采风了70余个江苏地理标志及老字号品牌,创作并推广宣传作品100多件,多形式、多角度记录和展现了知识产权赋能区域发展的成效。“采风行”志愿者队伍围绕“我为家乡代言”的调研主题,充分利用“新时代年轻人的新视角”“知识产权青年的专业力”“多维人才的创新力”,开展了“地理标志助力家乡振兴”“家乡老字号的守与变”两个专项活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尧 徐华峰 通讯员/葛玲玲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