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江苏·盐城

2023年04月21日 14:59:50 | 来源:江苏发展大会合作交流组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盐城具有“天蓝地绿基因红”的独特优势,史称“盐阜平原”,名“盐”缘于“环城皆盐场”,曰“阜”则因地广无石的地貌。地处黄海之滨、江苏沿海中部,1983年撤地设市,常住人口696万,是全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沿海滩涂最多、海域面积最广的设区市,下辖11个板块(1市5县3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79.8亿元,同比增长4.6%、全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

  一座传承奋斗基因、蓬勃向上的城市

  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过,时有“陕北有延安、苏北有盐城”的美誉。全市境内现有红色遗址遗存248处,以烈士命名镇村128个,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融入盐阜人民血脉,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激励这座英雄的城市砥砺前行。

  一座历经沧海桑田、不断生长的城市

  1128年黄河夺淮,之后700多年一直从盐城入海,带来巨量泥沙,使海岸线迅速向东淤长,至今每年仍向大海淤长1万亩左右。沧海桑田的历史地理风貌,孕育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建安七子”陈琳、“南宋三杰”陆秀夫、党内“二乔”(胡乔木、乔冠华)皆为盐城人,一代名臣范仲淹在此修筑造福万世的范公堤,施耐庵在这里泼墨挥毫写下巨著《水浒传》,先后走出“两院”院士22位。

  一座秉持开放胸怀、海纳百川的城市

  从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到明朝“洪武赶散”,从民国初年张謇“废灶兴垦、垦荒植棉”,到解放初期上海在盐城创立三个农场,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培育了盐城开放又包容的城市基因。盐城地处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黄金交汇点,是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示范城市,拥有空港海港五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南下融入长三角、北上连通环渤海、东进对接东北亚、西拓联动中西部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中心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

  一座书写绿色传奇、和谐共生的城市

  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全国前20、江苏前列。拥有太平洋西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建有珍禽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7月5日,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2022年6月,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盐城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大健康和数字经济、海洋经济“5+2”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链条完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黄海新区一南一北两大战略合作空间,长三角康养基地项目落户东台,中韩(盐城)产业园是国家三大对韩合作园区之一。盐城是农业大市,2022年粮食产量达143.2亿斤,占全省20%左右,乡村振兴实绩水平考核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第一等次,“小田变大田”改革被写进今年中央1号文件。盐城也是能源大市,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海上风电占全省的46%,绿色能源使用占比超过六成,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可供江苏全省居民用气28个月的LNG储备基地,新能源产业每年保持20%以上增速,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安全保障贡献力量。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