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特稿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
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
邀约当时的名士,
在自家的园林兰亭里,
举办了历史上最知名的一场雅集,
并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在这件被后世视若珍宝的书法作品中,
字里行间里,
有王羲之对生命的感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这位出生于东晋顶级门阀的大书法家,
流传最广的事迹便是他坦腹东床的名士做派,
外表看起来是如此的洒脱不凡,
内心却一直沉淀着无法言语的悲痛。
王羲之的父亲名叫王旷,
是晋室南迁最得力的政坛新秀,
却在北伐中生死成迷。
时年7岁的他,
为排解忧伤与思念,
将父亲留下的《笔论》时刻带在身边,
并笔耕不辍,
成为绝无仅有、难能有二的一代“书圣”。
直至若干年后他父亲的灵柩才得以南迁,
与母亲合葬。
战火频仍、政权更迭、疾病丛生,
魏晋是一个被死亡阴影笼罩的时代,
但正因为如此,
生命更显得弥足珍贵,
更要过好这一生。
所以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时节,
他们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边,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的浩大,
俯看万物的众多,
舒展眼力,
开阔胸怀,
极尽视听欢娱,
真的很快乐!
"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
上巳节是古人修禊踏青的日子,
先秦的童子们“咏而归”,
魏晋的名士们“曲水流觞”,
唐朝的丽人们“绣罗衣裳照暮春”。
生命短暂,
热爱永恒,
在这人间的至美时节,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文案/裒求 编导/奚欣晨 摄像/谢自强 视频/宋梦真
部分素材来源: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绍兴兰亭景区视频号等。